苏舜钦《沧浪亭怀贯之》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苏舜钦沧浪亭怀贯之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①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②
【注释】 ①悰(cong从):欢乐。危台:高台。②暂来;突然到来。径往:任性而去。
【译文】 孤独地漫步在沧浪园内,曾有的欢乐已无影无踪。无聊和寂寞笼罩心头,姑且登高四望,只见一片清空。那深秋的霜林黯淡无光,虽然树叶还是那样的火红;淡淡的阳光穿过竹林,丛竹却依然青翠玲珑。昔日的酒友离散分手,如同秋风中的燕子飘落西东;当年的诗社也已不可找寻,像那凋零的霜后梧桐。贯之你是忽来忽去,说走就走,可又有谁能再陪伴我这醉吟的衰翁。
【集评】 今·余恕诚:“这是登沧浪亭怀念朋友之作。……怀念人的诗,格调上一般似以低回婉转容易取得成功,但此诗气格却颇觉高远。开头独步无聊、危台四望,就有一种超迈迥拔之气。所写的红叶、秋桐等秋景,也是以清幽萧疏的基调,反映着人的情绪。诗中说友人是‘暂来径往’,似乎离别的当儿也没有那种依依之情。显然,诗人的怀念属于更深沉、更内在的一种类型。而这,在艺术上则可能更难于表现一些。”(宋诗鉴赏辞典第147页)
【总案】 这是一首怀人之诗。诗人通过一连串的行动(独步、上危台、四望)描写,涂上主观感情色彩的景色(红黯淡的秋林、日光下的翠竹)渲染,更透过具有浓重比兴意味的“风前燕”和“霜后桐”两种特定风物,表达了对友人贯之深沉的怀念。尾联点到友人——“君”,却也淡淡写来,并无低回婉转、声泪俱下之态,显得清雅、隽永。抒怀人之情却通篇不涉“怀”字,是此诗一大特色。
-
拄杖闲题祖印来,壁间有句试参怀。从来歌舞新罗袜,不识溪山旧草鞋。
-
作者: 黄滔 【原文】:吴王殁地兮吴国芜城,故宫莫问
-
【名句】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语出《论语·卫灵公》。道德高尚的人只愁自己没有能力,不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说明人应把精力放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上,不要把精力放在显示自己上。病:忧虑。
-
《王祎·座右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七尺之身,具
-
水龙吟 【宋】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 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 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 想重崖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
-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常卢橘子低山雨重,棕榈叶战水风凉。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作品赏析【注释】:长庆二年(822)秋至四年夏,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政事
-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
-
汉乐府民歌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 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
-
绀殿横江上,青山落镜中。岸回沙不尽,日映水成空。天乐流香阁,莲舟飏晚风。恭陪竹林宴,留醉与陶公。
-
眷眄情无恨,优容礼有余。三年为郡吏,一半许山居。酒熟心相待,诗来手自书。庾楼春好醉,明日且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