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老僧赠句 宋之问 骆宾王》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老僧赠句 宋之问 骆宾王》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宋考功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吟行,且为诗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第二联搜奇思,终不如意。有老僧点长明灯,坐大禅床,问曰:“少年夜夕久不寐,而吟讽甚苦,何邪?”之问答曰:“弟子业诗,适偶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属。”僧曰:“试吟上联。”即吟与听之,再三吟讽,因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之问愕然,讶其遒丽。又续终篇曰:“桂子日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僧所赠句,乃为一篇之警策。迟明更访之,则不复见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 ○唐·孟棨本事诗·徵异 事亦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七、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

[述要] 宋之问(曾官考功员外郎)因事被贬,后被赦还,途经江南,游览杭州灵隐寺。此夜月光极为明亮,宋于是在长廊中边踱步边吟诗道:“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第二联想作得奇特一些,却百思而终不如意。这时,有位老僧点着长明灯坐在大禅床上,问道:“少年为何夜深不寐,苦苦吟诗?”宋答道:“我以诗为业,刚才偶尔想为本寺题诗,却文思不能接连而来。”老僧道:“你先吟上联。”宋就吟给他听,老僧也吟咏了再三,于是道:“为何不说‘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呢?”宋闻言愕然,对老僧诗句的遒壮、宏丽不胜惊讶。宋又续写下全篇(见原文)。但老僧所赠的二句,终究还是一篇中最警策之句。次日早上,宋再去访问老僧,已不能再见到了。寺里知情的僧人说:“这就是骆宾王呀!”

[事主档案] 宋之问(约656—约713) 唐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治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高宗上元进士,官至考功员外郎。曾先后谄事张易之和太平公主。睿宗时贬钦州,先天中赐死。诗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多应制唱和之作,文辞华丽。放逐途中诸诗则表现了感伤情绪。律体谨严精密,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有宋之问集。

骆宾王(约638—?) 唐文学家。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曾任临海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与王勃等以诗文齐名,为“初唐四杰”之一。其诗以七言歌行见长,多悲愤之词。又善骈文。有骆宾王文集。

猜你喜欢
  •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评析】 民间谚语。后一句讲的是: 历代高僧建立道场,均极其重视风水,为了让佛法长存世间,高僧们将道场建在风水宝地上,所以 “天下名山僧占多”。前一句意思是: 世间的书,作者们为了表达他们的思想和观点

  • 曹操杀杨修的真实原因

    杨修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才子,当然了,才子嘛,首先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里并不都是才子。作为才子,从来都是少数。在逻辑学上,这叫

  • 范小青《《乡间野趣》之古街漫步》经典散文全集

    《乡间野趣》之古街漫步 东山位于太湖东南部,是一个以花果丛林和明清古建筑群为特色的山水风景名胜区。我很喜欢东山,去东山的机会也多

  • 第四十一回 燕云十八飞骑 奔腾如虎风烟举

    点评 场面愈来愈好看,愈来愈出奇,正所谓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主角几乎全部出场,线索已经全部浮现,波澜的涌动已进入最为开阔之处,一片江阔云低的雄奇风光,尽收眼底。 段誉是王子,却最有平等心,最没有架子

  • 《前赤壁赋》原文、注释、赏析和鉴赏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②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 ③ 之所如,凌万顷之茫

  • 苏轼《留侯论》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留侯论》并不全面评论他的生平和功业,而只论述他之所以取得成功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能忍”的过人之节。这个问题过去未有人道及,是作者的创见。

  • 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

    “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菱荷”类的诗句。 一场夜雨把荷叶洗得如净水般晶莹碧透,金灿灿的阳光又为之涂上一

  •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年明月何处看。 熙宁十年(1077),苏轼在徐州知州任上的第一个中秋之夜,与弟弟子由相会,写下此诗。 前两句,描写中秋月的清明。诗人运

  • 苏轼《孤山二咏(并引)》全诗鉴赏

    孤山有陈时柏二株。其一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为儿已见其枯矣,然坚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僧志诠作堂于其侧,名之曰柏堂。堂与白公居易竹阁相连。属余作二诗以记之。柏堂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姿尚宛然。双干一先神

  • 《燕山亭·赵佶》原文与赏析

    赵佶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