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录》
金石录
金石录30卷,宋赵明诚撰录。赵明诚,字德甫,山东密州诸城人,他出身仕宦之家,自幼博览群经诸史,喜欢收藏古书字画及前代金石碑版,嗜之成癖。其妻李清照以词名世,在金石学方面与他有着共同的志趣和修养。夫妇两人穷年累月,悉心搜求,摹拓传写,经过20多年的努力,积得三代以来古器物铭及汉、唐石刻凡2000种,并为之参订年月,辨讹纠谬,写成跋尾502篇。后经靖康之乱,家藏古物奇器及书画碑石渐次丧失,赵明诚又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不幸患病身亡,年仅49岁。李清照为了实现丈夫的宿愿,在流寓临安后对这部遗稿进行了笔削整理,最后终于在绍兴二年(1132)整理成书,并写下了著名的金石录后序,详尽地记述了这部凝聚着丈夫和她毕生心血的金石专著的成书经过。不久,金石录就由李清照表上于朝,刊行问世,受到了学者们的推重和赞扬。因此,后代也有人把此书看作是赵明诚和李清照的合著。
此书是北宋以前传世钟鼎碑版铭文的集录和考订专著。前10卷以时代为序,著录赵氏家藏的2000种金石目录,上起三代秦汉,下至北宋,每种碑目下都注明年月,撰者及书者姓名。第11至30卷则为跋尾502篇,其中唐屯留令邢义碑唐义兴县重修茶舍记、唐般舟和尚碑3种在前10卷目录中不见其名,可能是漏载之故。金石录的跋尾对前人的金石研究著作进行了大量订正,其中对欧阳修集古录的补正最多。朱熹就曾说,金石录比集古录“序次益条理,辩证益精博”(家藏石刻序),这是十分公允的评价。赵明诚还在金石录的跋尾中充分运用“以器物碑铭验证前史”的方法,考订了传世旧籍中存在的大量讹谬,对后代的史学,文献整理学乃至文字训诂学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金石录的版本,目前比较好的是金文明的金石录校证,1985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
【注释】 选自《荀子·劝学》。 积:积累。 跬步:半步。古人以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为“跬”。 至:达到。 【赏析】 荀子善用比喻,来阐明学习的道理,勉励后生努力学习。他的比喻往往妙趣横生
-
强致南山树,来经渭水滩。生成未有意,鸦鹊莫相干。
-
夏丐尊《幽默的叫卖声》原文 《幽默的叫卖声》,本身并非一篇轻巧调侃的幽默之作,而是充满着一种机智犀利的讽喻意味。 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是旧时都市中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作者没有以一种司空见惯的态度听而不闻
-
此诗,只是将归家中,而先寄家书。一解,看他平用洛阳城、鱼口桥、剑水寺、镜湖亭四处地名,小儒见之,又谓不可;殊不知先生正是逐递纪程,逐日纪景。(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五) 【诗例】 江南春暮寄家
-
七星山玄元楼栖霞之洞悬崖插天千尺余,下有灵穴呀空虚(2)。势如瑶宫耸渠渠(3),菌萏浮动金芙蕖(4)。想当未判混沌初(5),元气旁魄不得舒(6)
-
恩施州政协文史资料丛书之一《樊增祥诗选注》出版后,我认真读了一遍,试举诗人樊增祥30岁后编的《樊山集》卷四《东归集》中的《采茶词二首》为例,来说一说意境创造的问题。
-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鲍生荐夷吾,一举置齐相。斯人无良朋,岂有青云望。临财不苟取,推分固辞让。后世称其贤,英风邈难尚。论交但若
-
闻道毗陵诗酒兴,近来积渐学姑苏。罨头新令从偷去,刮骨清吟得似无?越调管吹留客曲,吴吟诗送暖寒杯。娃宫无限风流事,好遣孙心暂学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有多少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1一6年级所有古诗汇总,小学有多少首古诗,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古诗一共有多少首。人教课标版一到六年级古诗词集锦(精华) 【一年级上册】 画 唐朝•王维 静夜思 李白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内篇 齐物论) 我的生活好像顺从自然天机,而自己却毫不知道。人世间的一切行动,都受自然律的支配。这是因为事物的形质,都禀赋于自然。 这是影和罔两(是在影外侧的微薄的阴影) 的问答。罔两问影说:“很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