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元明清诗词

读樊增祥诗《采茶词二首》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读樊增祥诗《采茶词二首》

写古典诗词,除了要符合押韵、平仄、对仗等基本要求外,还要具有创造意境这一高标准要求。所谓意境。是指文学艺术作品(特别是诗、画)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一要有现实生活中具体美好的形象,二要有作者心灵中理想创设的意象,并能将这二者巧妙而自然地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程度才能成为“艺术”。清末民初的大诗人樊增祥写诗,很富于这种创造。

恩施州政协文史资料丛书之一樊增祥诗选注出版后,我认真读了一遍,试举诗人樊增祥30岁后编的樊山集卷四东归集中的采茶词二首为例,来说一说意境创造的问题。

先看第一首:

云鬓金钗出左家,清明随分看桃花。谁知螺钿溪边女,一月蓬头自採茶。

诗一开始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位“云鬓金钗”的年轻女子,她打扮得多么漂亮、艳丽!“左家”,是“左家娇女”的简称,这里借指某农家那位娇小美丽可爱的少女,西晋·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唐·李商隐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不去因寄诗:“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第二句“清明随分看桃花。”写这位左家娇女三月胜春时照例(随分)出门看桃花。这两句是诗人创造的一幅美景。“云鬓金钗”是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左家娇女”是诗人理想中的意象,二者巧妙而自然的结合,让“随分”“看桃花”,便显示出一种情调,给人一种多么美丽、闲适而动人的感受。

紧接着一转,“谁知螺钿溪边女”,哪晓得(谁知),这时一位打扮得更加漂亮的少女出现在溪边。“溪边”,是诗人故居恩施时的清江边?还是诗人寄居宜昌时的某小溪边?不得而知。“这位少女,将螺钿别在“一月(是圆月形?还是眉月形?)蓬头”上,却“入时而宁静(自)”地在那儿“采茶”。创造这一美丽、勤劳的艺术形象便更加迷人。

四句诗,一幅图画,两个场景(看花,采茶),就是诗人创造的意境,不妨可以试一试:闭上眼睛,用心灵去品赏一下这幅画,看生不生动?美不美丽?有没有意趣?

再看第二首:

分龙雨小不成丝,晏坐斋中试茗旗。乳燕出巢蚕上簇,山家又过炒青时。

诗的第一句交代了这时的气候特点:夏季时分,多有时停时降、晴雨各异的对流雨,即古人说的分龙雨,俗称隔辙雨。这种雨不大,点点滴滴,故“不成丝”。第二句写诗人安闲地坐在家中品起旗枪茶来了。旗枪,绿茶名。由带顶芽的小叶制成。茶芽刚刚舒展成叶称旗,尚未舒展的芽称枪。清·蒋鳞昌南乡子词:“小凤贮都篮,一盏旗枪雨后甘。”诗人一生喜欢喝茶,品茶:“佛画经年閟,茶香半日闲”(五月朔日同匡伯过夕照寺遇云上人茶話移時),“几曲紅栏深入画,一甌佳茗淡於人”(居停主人招同子珍前辈过申園茶话得人字),“闲拔薰炉烧柏子,煮茶香里看天明”(京邸除夕之八)等。他的诗中这类诗句很多,细读起来,别有一番情趣。第三句,是两幅生动的画面:小燕子出巢了,蚕宝宝上簇了。第四句。写茶农(山家)忙过了制茶的季节。三四句写这个“山家”燕有仔了,蚕结茧了,茶制完了,完全了。

短短四句诗,一幅图,多个场景,无数闲情。景数得清,情说得清吗?说不清。诗人创造的这种情景交融的画面,比现实生活中的更美好,俗称艺术境界,就是诗的意境。

当代大诗人艾青收到齐白石送的“青蛙跳水”画:“一只青蛙往水里跳的时候,一只脚被水边的草给缠住了。前面两只脚拼命向前划,后面另一只脚拼命蹬也蹬不出去。”仔细品赏后,他在“谈意境”时说:“不论写诗还是绘画,都要考虑构思、选材——采取什么办法表现你的思想感情。”

明·朱承爵在存馀堂诗话中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徹,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诗人或画家创造的这种意境,一般来说只可意会,很难言传,只有用心灵去仔细品味,精心领略。才能获得同诗人、画家一样的情趣和美的享受。

猜你喜欢
  • 武三思用计除彦范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当时韦皇后已经干涉朝政,德静郡王武三思又在朝中执政,因武则天被彦范等人废除,非常愤恨,又担心彦范等逐渐除掉武氏,于是先准备图谋彦范等。皇后韦氏被中宗所宠信,言无不从,三

  • 古代名句“寸寸河山寸寸金,瓠离分裂力谁任”注释与译文

    【名句】寸寸河山寸寸金,瓠离分裂力谁任 [注释与译文]瓠(kuā)离,这里有分割的意思。这两句说,每一寸祖国的土地都象金子一样珍贵,什么人能担负起制止祖国被宰割分裂的重任呢?诗人痛惜美丽富饶的祖国遭受

  • 《医病疗心》卢宗仁散文赏析

    不是不得已,不会上医院。其实医院并不可怕,医生能治病,医院可疗心。我在医院的三次经历,就是医病疗心的真实例证。1981年7月,18岁的我

  • 西西《看画——《胡子有脸》代序》赏析

    西西《看画《胡子有脸》代序》原文 西西是香港一位实验型的作家,她的创作以其变化瑰奇、思路卓异而引人注目。 这篇《看画》是西西短篇小说集《胡子有脸》的代序,充分体现了西西散文感觉化情绪化的特点。文章从我

  • 《好事近 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赏析》

    【注释】: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十二月,试礼部尚书韩元吉,利州观察使郑兴裔被遣为正、副使。到金朝去祝贺次年三月初一的万春节(金主完颜雍生辰)。行至汴梁(时为金人的南京)金人设宴招待。席间词人触景生情,百感交集,随后赋下这首小词。寄给陆游

  • 《秋晚登城北门赏析》

    这首诗主要是诗人登城所见所想,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是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头两句叙出游地点、时间及感受,点明题旨。第二联抒写自己远望烽火、仰观雁阵所兴起的失地之愁。第三联由失地而想到国家的命运与自身的遭际。最后一联写自己对“横槊赋诗”往事的追忆

  • 《古文·答谢中书书》鉴赏

    古文·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李白《静夜思》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这是一首从写出之日起即为代代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诗。中华民族习用阴历,对月具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它是一份活的日历,活的月份牌,居人看,行人看,元宵看了中秋看,从而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而李白就在月

  • “纯真”好 子敏

    智慧高的人,从生活中吸收种种的养分,保持自己的纯真。智慧低的人,从生活中吸收种种的毒素,使自己的内心跟面貌越变越丑。 “成熟”的含义,是常常被误解的。 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待人越来越刻

  • 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题中的 “侍郎” 指刑部侍郎李晔。据 《资治通鉴》 记载,乾元二年(759) 四月,李晔因为天兴县令捕杀为盗的凤翔马坊押官一事而被贬为岭下尉。这年秋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