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 解】
本诗选自河岳英灵集,是常建诗中最为有名的一篇。开元十五年(727),常建进士及第,做盱眙尉不久便辞官归隐鄂州武昌(今属湖北)。破山寺全称“破山兴福寺”,在江苏常熟市北麓,这首诗就是当年常建归隐后游破山寺后禅院,题在破山寺的墙壁上的。本诗表现了他的隐逸情怀。
破山寺:又名兴福寺。破山:即虞山,在今江苏常熟市。禅院:即寺院。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这是一首游览之余题在石壁上的写景诗。全诗以步入禅院为线索,越写越“深”,越写越“静”,最后万籁俱寂,只余钟磬余音袅袅于耳际,表达了作者对山林风光的倾心赞美,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本诗景中含情,委婉含蓄。
语言朴素自然是本诗的另一特色。颔联中“曲”、“幽”、“深”传神地描绘出了寺院的清幽和深远,极富表现力,读者可以凭此想象在弯弯曲曲的小路尽头,花木掩映着古老的禅房,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颈联中“悦”、“空”二字突出了景对人的一种作用力,景静则心静,心静则景更静,只有内心淡泊宁静的人才更能体会到这种寂静幽深的景致。这四句深邃绵远,意境高阔,寓意深长,发人深思,引人入胜,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
诗中虚写万籁俱寂,实写心灵感悟;虚写钟磬音,实写心灵震撼;借虚写实,以动衬静,手法独特,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
少年初带印,汾上又经过。芳草归时遍,情人故郡多。禁钟春雨细,宫树野烟和。相望东桥别,微风起夕波。
-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
-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作者
-
【注释】:王沂孙在元朝初年曾出任学官。后解除“庆元路学正”职事到故乡绍兴 。词人归乡之心情颇为复杂。事元非其所愿,故国之恋深深地敲击着他的胸膛。在这首词中,作者用较为隐蔽的手法表达了这种复杂的情感。“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 ”。从秋
-
六国论六国论 北宋·苏辙 【题解】 苏辙,字子由,晚年自号“颍滨遗老”,他与父苏洵、兄苏轼号称“三苏”,并列名于唐宋八大家中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生活挫折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挫折的古诗词,有关于面对挫折的古诗词,有关挫折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快刀不磨要生锈,胸膛不挺背要驼。闻一多《〈西南采风录〉序 不是
-
别时暮雨洛桥岸,到日凉风汾水波。荀令见君应问我,为言秋草闭门多。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人生哲思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哲思的古诗句,关于对人生哲思的诗歌,关于哲思的古诗句。茶 暗黑 枯黄 恬静 落寞 茶叶 在杯底保持着静止状态 期待着一次迅猛的冲击 昂扬 翻腾 疯狂而不自知 从开始到现在 落下 旋起 落下
-
王安石弃地王安石弃地 【原文】 熙宁七年,辽主洪基遣泛使萧禧来言河东[1]地界,未决。八年再来,必欲以代州天池分水岭为界。诏询于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题目中含有感情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有感情的古诗(只写题目),带有“感情”的古诗词,带有感情说的古诗词。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