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张先《醉垂鞭》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醉垂鞭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①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②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③
【注释】 ①朱粉:脂粉。朱,正红色。深匀:指浓妆。匀,抹;搽。②诸处:各处、处处。柳腰身:指腰肢纤细柔软如柳条。③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似为此二句所本。
【译文】 她身穿绣着双飞蝴蝶的罗裙,在东池的宴会上我们第一次相见。她略施脂粉,就象淡淡的春色中一朵幽闲的小花。仔细端详,处处妩媚可爱,人们却只称道她婀娜的腰身。昨天看到缭绕群山的云彩,原来是她罗衣上的满幅烟云。
【集评】 清·周济:“横绝。”(宋四家词选)
现代·沈祖棻:“筵前赠妓,题材纯属无聊。但词人笔下这幅素描还是动人的。‘闲花’一句所给与读者的有关一与多的启示,‘昨日’两句所给与读者的有关真与幻的启示,也可供今天写诗的参考。”(宋词赏析)
【总案】 这是一首赠妓之作,在题材和观念方面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它的成就在于把这位歌妓的神情和风度写得比较脱俗。“朱粉”两句写她的闲情和淡雅;“昨日”两句写她给人的亦俗亦仙、似真似幻的美感,造语新奇而设色简淡。作品的风格与作品中人的风格和谐统一。
-
汉宫诸女严妆罢,共送明妃沟水头。沟上水声来不断,花随水去不回流。上马即知无返日,不须出塞始堪愁。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假(jiǎ):凭借。舆(yú):车。致:到达。楫(jí):船桨。绝:横渡。凭借车马的人,并不是他擅长走路,却能到达千里远;凭借船桨的人,
-
夜光明月非所投,逢年遇合百无忧。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斗得凉州。翘关负重君无力,十年不入纷华域。故人坐上见君文,谓是古人吁莫测。新诗说尽万物情,硬黄小字临黄庭。故人已去君未到,空吟河畔草青青。谁谓他乡
-
《北陂杏花》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所作。他以流畅、清新的诗句描绘了北陂杏花的美丽景色。诗中注重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以及对细微之处的敏锐感受,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通过描绘杏树盛开的情景,抒发了对美的追逐和向往。整首诗流畅、优美,给人以愉悦和惊喜的感觉。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春天气息,向读者展现了大自然中的美妙与神奇。
-
作品:《周易》 简介《周易》又称《易》、《易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上古之人深悟阴阳之道,精通木数之理,饮食有度,作息有规律,不过度劳累。因此,能够保持身心健康,寿命长达百岁。而今时之人却截然不同,沉迷于酒色,放纵自己,迷失精气,耗散真性。对于充实与操控满意度的概念缺乏认知,不时顺应神明,只图眼前的快乐。生活起居无序,半点规律可言。
-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昌龄的诗句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是王昌龄的诗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叹和自责之情。忽然看见陌头的杨柳呈现出美丽的绿色,让诗人开始后悔让丈夫去寻求功名和封侯之路。上一句表面上并未提及,但可以想象是诗人对丈夫的期待和鼓励。下一句没有提及,我们可以想象诗人或许意识到这条路并不是她丈夫应该走的,也许会向他解释她的真实感受。这句诗凝练而深情,给人以深思和共鸣。最终,我们应该尊重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自由选择,而不是将成功与功名相对立。诗人希望夫婿能从中领悟到心声,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
-
清·秋瑾2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3。日暮穷途4,徒下新亭之泪5;残山剩水6,
-
人月圆·山中书事张可久【原文】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1]。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2]。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3]。山
-
诗人虽身居异域,却深切地关注着国内的形势,故每每思君忧国,怨愤填膺。他在秋风中独坐,遂写下两首小诗,这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