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山中书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人月圆·山中书事
【原文】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1]。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2]。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3]。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4]。
【注释】
[1]诗眼:诗人的洞察力。
[2]孔林:指孔丘的墓地,在今山东曲阜。吴宫:指吴国的王宫。楚庙:指楚国的宗庙。
[3]投老:临老,到老。村家:农家。
[4]松花:又叫松黄,就是松树马尾松开的花。煎茶:泡茶。
【作者】
张可久(约1280~1349年),号小山。庆元路(今浙江宁波市)人。曾为桐庐典史、昆山幕僚等官。生平好游,遍及江南。其曲词藻清丽,华而不艳,善取前人诗词名句入曲,可谓词林宗匠。
【赏析】
此曲名为记事,实为怀古,借感叹古今的兴亡盛衰表达自己看破世情、隐居山野的生活态度。
全曲上片咏史,下片抒怀。开头两句,总写历来兴亡盛衰,都如幻梦,自己早已参破世情,厌倦尘世,气势阔大。接下来三句,以孔林、吴宫与楚庙为例,说明往昔繁华,如今只剩下凄凉一片。下片转入对眼前山中生活的叙写,写归隐山中的淡泊生活和诗酒自娱的乐趣。虽然这里仅有简陋的茅舍,但有诗书万卷。喝着自酿的松花酒,品着自煎的春水茶,幽闲宁静,诗酒自娱,自由自在。
这首小令当是作者寓居西湖山下时所作。通过感慨历史的兴亡盛衰,表现了作者勘破世情、厌倦风尘的人生态度,以及放情烟霞、诗酒自娱的恬淡情怀。
此曲风格更近于豪放一路,语言也较浅近质朴,未用典故,直抒胸臆,不留余蕴。结构上则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写勘破世情而生倦,倦而归山卜居,居而恬淡适意。感情亦由浓到淡,由愤激渐趋于平静。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摘要: 诗的意思是:翠竹牢牢地生长在青山上,毫不动摇,竹根原来深扎在破裂开的岩石中。经过千万次磨折和侵袭,它的身骨仍然坚实刚劲,任凭你东西南北风凶狂地吹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
-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乎情。
名言: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乎情。 注释: 形: 表现出来。见(xian): 显现。 句意: 言语是思想意识的声音, 著作是思想意识的图画。声音和图画
-
真山民《山亭避暑》 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 ① 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 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 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 【注释】 ①丁宁:嘱咐之意。 【译文】 你如果担心得不到清风的吹拂,那就
-
谒金门 薛昭蕴 春满院, 叠损罗衣金线。 睡觉水晶帘未卷, 帘前双语燕。 余掩金铺一扇, 满地落花千片。 早是相思肠欲断, 忍教频梦见!
-
忽惊林下发寒梅,便试花前饮冷杯。白马走迎诗客去,红筵铺待舞人来。歌声怨处微微落,酒气醺时旋旋开。若到岁寒无雨雪,犹应醉得两三回。
-
雪后的早晨,父亲在院子清扫出一大片空地,把风匣和泥炉对接好,准备好引火的麦草、麦衣和烧火用的煤炭。父亲神色安详地坐在小木凳上,
-
【原文】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 ① 同梦。 〔注〕 ①梨花:王昌龄梅诗:“落落寞寞路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
-
高适《塞上曲》 高适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临此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
-
或称《直指算法统宗》、《统宗》,通称《算法统宗》。以珠算盘为计算工具的实用数学书。十七卷。明程大位撰。成书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同年刊行。 程大位,字汝思,号宾渠。生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
-
原夫帝机寥廓,云雷驱妙有之功〔2〕;正气洪荒,清浊构乾元之象〔3〕。融而为川渎,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