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五)》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这首诗描绘了濯锦女郎以鸳鸯锦与晚霞相比美的动人场面,表现了女郎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爱、欣赏和无限喜悦的心情。
诗先为女郎濯锦布置背景,渲染气氛:“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锦江两岸,鲜花盛开,“小白长红”,“艳如越女之腮”。水上,春风吹浪,波光闪闪,时已傍晚,夕阳返照,半江瑟瑟,半江铺红。就在这红霞映水、江花迷眼的时刻和环境里,一群女郎出现了:“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她们剪下绣有鸳鸯的锦缎,铺向水中,精心濯洗。晚霞放光,锦缎流彩。晚霞映照着锦缎,锦缎系住了晚霞,简直分不清哪是锦缎,哪是晚霞的倒影。诗人以晚霞作陪衬,突出了鸳鸯锦的美丽,也突现了濯锦女郎心灵手巧,天真活泼。
这首诗以特写的镜头,把女郎濯锦小景摄入画面。画中“花”、“浪”、“锦”、“霞”、“春风”、“女郎”和谐一致,相得益彰。全诗色彩鲜美,韵味浓郁,读之,宛如观看了一场少女手持彩练翩翩起舞的表演。
-
国民政府为注重经济计划工作,于1931年4月采纳国际联盟派遣来华专家沙特爵士的建议,决定成立全国经济委员会 [1] 。同年6月6日,国民政府颁布《全国经济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全国经济委员会为经济计划
-
见说岷峨千古雪。都作岷峨山上石。君家右史老泉公,千金费尽勤收拾。一堂真石室。空庭更与添突兀。记当时,长编笔砚,日日云烟湿。野老时逢山鬼泣。谁夜持山去难觅。有人依样入明光,玉阶之下岩岩立。琅?奘?獭7缌
-
活水还须活火烹②,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③,松风忽作泻时声④。枯肠未易禁三碗⑤,坐听荒城长短更⑥。 【注释】 ① 汲江:从江中汲水。 煎茶:即煮茶。 ② 活水:
-
短屏风掩卧床头,乌帽青毡白毳裘。卯饮一杯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
-
【注释】:原题: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各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
-
(清)何明礼 城郭生成造化镌①,如麻舟楫两崖边。 江流自古书巴字, 山色今朝画巨然②。 烟火参差家百万③,波涛上下浪三千。 锣岩月峡谁传去④,要使前贤畏后贤。 【题解】 此诗歌咏重庆周围秀丽的江山和城
-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临潼斗宝》。撰人姓名不详。末本。写秦穆公用百里奚之计,请18国诸侯聚会,各带宝物1件,文、武各1人,赴秦国临潼斗宝。有不赴会者,17国起兵征讨。如诸侯皆至,秦则派大军把住关口,
-
纵横忧患满人间,颇怪先生日日闲。昨夜清风眠北牖,朝来爽气在西山。
-
古文观止·魏晋南北朝文·陶渊明·桃花源①记
-
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莫嫌轻薄但知著,犹恐通州热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