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的意思,出处,故事
横行霸道的人是由他的本质决定的,只是屈了味美的螃蟹,只因横着行走而无端受了多少年的嘲讽,其实螃蟹“横行”自有“苦衷”,哪里有目空之意?
地磁学家研究发现,地球磁场经常改变方向,甚至倒转。而螃蟹对这种地磁反应非常敏感,因为在它的内耳中,有一种定向的小磁粒装置。一旦地磁出现方向变化的异常现象,它能立即敏锐地做出反应。这样,地磁变化常使螃蟹苦不堪言,久而久之,螃蟹不得不采取了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对应措施。就是既不向前,也不向后,而是横行。于是,横行就成了它的习性。
有关这一谚语,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有一个一贯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知府路过那里。郑板桥是个秉性刚直的人,一向对贪官没有好感,当得知这个知府的底细后,便故意不出城迎接。这个知府知道郑板桥才高气傲,受到冷遇后,心中虽然有火,但又不敢发作。又因在当时郑板桥的竹子画相当走俏,豪门贵族都以能得到他的一幅竹子画为荣。知府也想作个谦卑的姿态,看能不能顺便讨幅字画。
知府厚着脸皮进了郑板桥的官衙,郑板桥觉得不易做得太过,便勉强设席招待。席间,知府言谈的无知总会冷不丁地受到郑板桥的讥讽,知府觉得字画也是无望了,越想越窝气,就想找茬奚落郑板桥一顿。恰巧这时差役端上一盆河蟹,知府灵机一动,指着河蟹一语双关地说:“久闻郑大人才高八斗,此物目中无人,郑大人以此物为题,吟诗一首如何?”才思敏捷的郑板桥对知府的用意心知肚明,想讥讽他一番,便吟道:“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
知府一听,知道自己反受了嘲弄,非常难堪。
后人用“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一语,来影射那些横行霸道、目空一切的人早晚有一天会受到惩罚。
-
有一种爱睡在天堂里 一天,父亲开口跟我要钱了。最初的借口是身体不太好,要去医院做个全身检查,我便给他寄了钱。没想有时间不长,他又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年级下语文古诗词描述题,内容包括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题,七年级语文古诗词练习题,语文版·七年级上下册古诗词练习题。吴均《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李
-
杜牧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杜牧听说湖州风物美好,乘兴到湖州游玩。游玩中遇见一位十多岁的女孩,十分爱悦,约定十年内到湖州娶她;如
-
《礼记》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 (1) ,使子路问之曰 (2)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3) 。”而曰: “然,昔者吾舅死于虎 (4) ,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
-
【原题】: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人步月二首
-
卢梭是西方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虽然体现了对人的价值和创造才能的充分尊重,具有强烈的反对和否定封建旧教育的积极作用,但是,他走到极端,所表现出来的形而上学地对人类以往的文化教育和书
-
论俗人应避雅人这是看了些杂志,偶然想到的。浊世少见“雅人”,少有“韵事”。但是,没有浊到彻底的时候,雅人却也并非全没有,不过因为“
-
李密文《陈情表》 臣密言: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
-
《诗经》研究著作《诗序》(即《毛诗序》)的组成部分。又称《诗大序》和《毛诗大序》。通常认为,《诗序》有“小序”与“大序”之分。“小序”旨在解释《诗经》各篇的主题,行文列于每篇题目之后。“大序”只有《诗
-
病客多年掩绿◇,今宵为尔一颜醺。可怜玉树庭花後,又向江都月下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