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王公
枕中书: 元始君经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曰元阳父扶桑大帝,住在碧海之中。
太平广记 卷一引 仙传拾遗:
木公亦云东王父,亦云东王公,盖青阳之元气,百物之先也。冠三维之冠,服九色云霞之服,亦号玉皇君。居于云房之间,以紫云为盖,青云为城,仙童侍立,玉女散香,真僚仙官,巨亿万计,各有所职,皆禀其命而朝奉翼卫。故男女得道者,名籍所隶焉。昔汉初小儿于道歌曰:“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时人皆不识,惟张子房知之,乃再拜之,曰:“此乃东王公之玉童也。盖言世人登仙,皆揖金母而拜木公焉。” 或云居东极大荒中,有山焉,以青玉为室,深广数里,僚属真仙时往谒,九灵金母一岁再游其宫,共校定男女真仙阶品功行,以升降之。总其行籍而上奏元始,中开玉晨,以禀命于老君也。天地劫历,阴阳代谢,由运兴废,阳九百六,举善黜恶,靡不由之。所谓王者,乃尊为贵上之称,非其氏族也。世人以王父、王母为姓,斯亦误矣。
东王公——毫无众仙领袖的气派。
(日本刊刻 列仙图选)
真灵位业图:
上清左位: 太微东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
神异经·东荒经:
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天为之噫嘘; 矫出而脱误不接者,天为之笑。
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四:
东王公讳倪,字君明。天下未有人民时,秩二万六千石,佩杂色绶,绶长六丈六尺,从女九千,以丁亥日死。
列仙全传 卷一:
木公讳倪,字君明。天下未有民物时,钟化而生于碧海之上,苍灵之墟。道性凝寂,湛体无为,将赞迪玄功,育化万物,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东王公。凡上天下地,男子登仙得道者,悉所掌焉。尝以丁卯日登台观望转劫学道得仙之品。品有九,一曰九天真皇,二曰三天真皇,三曰太上真人,四曰飞天真人,五曰灵仙,六曰真人,七曰灵人,八曰飞仙,九曰仙人。凡品仙升天之曰,先拜木公,后谒金母,受事既毕,方得升九天,入三清,礼太上而观元始。汉初有群儿戏谣于道曰: “着青裙,上天门,揖金母,拜木公。” 时人皆莫之知,惟子房往拜焉。乃语人曰:“此东王公之玉童也。”
三教搜神大全 卷一:
东华帝君,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生化万物,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于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以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王公焉。与金母皆挺质太玄,毓神玄奥,于东方溟溟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而成形,与王母共理二气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凡天上天下三界十方,男子之登仙得道者,悉所掌焉。居方诸之上。按 尘外记,方诸山在东海之内,其诸司命三十五,所以录天上人间罪福; 帝君为大司命总统之。山有东华台,帝君常以丁卯日登台四望学道之品者。凡仙有九品,一曰九天真皇,二曰三天真皇,三曰太上真人,四曰飞天真人,五曰灵仙,六曰真人,七曰灵人,八曰飞仙,九曰仙人。凡此品次,升天之时,先拜木公,后谒金母,受事既讫,方得升九天,入三清,拜太上而观元始。故汉初有四五小儿戏于路中。一儿诗曰: “着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时人皆莫知之,唯子房往拜焉,曰: “此东王公之玉童也。” 昔元始告十方天人曰: 吾自造言混沌,化生二仪,役御阴阳,始封皇上元君。自东华扶桑大帝等校量水火,定平劫数,中皇元年,太上于玉清琼房金阙上宫授帝宝经花图玉诀,使传后学玉名合真之人。故 玄纲 云 “东华不秘于真诀” 是也。紫府者,帝君校功行之所。夫海内有三鸟,而十洲列其中: 上岛三洲,谓蓬莱、方丈、瀛州也; 中岛三洲,谓美蓉、阆苑、瑶池也; 下岛三洲,谓赤城、玄关、桃源也; 三岛九洲鼎峙洪濛之中。又有洲曰紫府,踞三岛之间,乃帝君之别理统转灵官职位,较量群仙功行,自地仙而至神仙,神仙而至天仙,天仙而转真圣,入虚无洞天,凡三迁也,皆帝君主之。释之名也,东华者,以帝君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也,分治东极,居东华之上也。紫府者,职居紫府,统三十五司命,迁转洞虚官较品真仙也。阳者,主东方少阳九气,生化万汇也。帝君者,位东方诸天之尊,君牧众圣,为生物之主,易 曰 “帝出乎震” 是也。故曰东华紫府少阳帝君。又 真教元符经 云: 昔二仪未分,溟涬濛洪如鸡子,玄黄之中生自然。有盘古真人移古就今,是曰盘古,乃是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行虚空之中。又有太元圣母化生天脊膂中,经百劫,天王行施,圣母遂生天皇,号上皇元年,始世三万六千岁,受元始上帝符命,为东宫大帝扶桑大君东皇公,号曰元阳。又考之仙经,或号东王公,或号青童君,或号东方诸,或号青提帝君,名号虽殊,即一东华也。君圣朝至元六年正月日上尊号曰“东华紫府少阳帝君”。
抉桑大帝——东华帝君,发迹的东王公。
(河北石家庄毗卢寺壁画)
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
甲骨文所常见 “东母”,当然是日神的别名。
大明生于东,代人谓之 “东王父”,这与 “地母” 神后世讹为 “社公”,同样是由女性变为男性。我认为 “东王公” 宜是 “东王母” 传说的变相; 甲骨文所谓 “东母”,决是日神。大荒南经: “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生十日的羲和即东王母。
[案] 东王公,又称木公,东华帝君,与西王母共为道教之尊神。究其源,则颇暗昧。战国时楚地信仰“东皇太一” 神,又称东君,或认为即人神化了的太阳神。(参见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七月版) 有可能即是东王公之前身。但东王公一词之出现,始见于 枕中书。枕中书和 真灵位业图都称它为扶桑大帝,也显示了它是由日神演变而来。另外,东王公在中国民间传说中被认作是男仙之首,主阳和之气,生于碧海之上,理于东方,也表现出日神的特征。但除了神异经 的描绘比较原始,典籍中所见到的东王公之形象都已是经道教徒辗转加工增饰而成的。给它安排了姓氏、配偶 (西王母)、职能 (掌男仙名籍)、名号,编造了它的历史,甚至说它为元始天尊、太元圣母所生,所以距离原始的日神越来越远,颇难追寻其演变的陈迹了。
中国神明概论 第一章 “原始神明”:
五行具有循行之德,所以会生;具有相克之道,所以会杀; 具有相消之理,所以会死。五行流变有生、旺、中、缩、没,化于人有生、长、成、衰、死。古人视此造化之神为东王公、水精、西王母、赤精、黄老。由于它们是开避万物先源,也是人类出化之始,故古人称它们为五老。
[案] “五老” 之说在典籍中的出处,尚待查考。但东王公又称木公、东华帝君、元阳父、扶桑大帝,号称“育化万物”,所以用他来配合五行中的东方木,倒是有道理的。可是道家的 “五老” 却是另一种说法。云笈七签 云: 元始天王化身为三清之后,继而又化为五方四老,其一为东方青灵始老,号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帝君; 其二为南方丹灵真老,号南单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帝; 其三为中央混元玄灵黄老君; 其四为西方皓灵皇老,号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君; 其五为北方五灵玄老,号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此五方五老君为五行之精。其中除中央黄老君外,与东王公等五老名目全不相同。而灵宝济度金书 又有五方五行世界之说,其五方各有天尊主之: 东方为木世界,玉宝皇上天尊; 南方火世界,玄真万福天尊; 西方金世界,太妙至极天尊; 北方水世界,玄上玉宸天尊;中央土世界,混元一炁天尊。此则与五老名目全然无涉。案以上两种五方五行神,其实都是古代五方五帝(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和五方神 (东方勾芒,南方祝融,西方蓐收,北方玄冥,中央河伯)的道教化。至于东王公等“五老”可能民间的色彩更浓厚些。
-
叔父朱门贵,郎君玉树高。山居精典籍,文雅涉风骚。江汉终吾老,云林得尔曹。哀弦绕白雪,未与俗人操。野屋流寒水,山篱带薄云。静应连虎穴,喧已去人群。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萧萧千里足,个个五花文。
-
梅公怜我髭如雪,赠以双禽意有云。但见寻常思白兔,便疑不解醉红裙。吟斋虽喜留闲客,野性宁忘在岭云。我有铜台方尺瓦,◇非玉案欲酬君。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新区去杜甫草堂怎么走,内容包括高新区乘地铁去杜甫草堂在哪儿下车,成都高新区盛安街到杜甫草堂怎么走?,高新区乘地铁去杜甫草堂在哪儿下车。驾车路线:全程约15.1公里起点:尚郡天悦府1.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沿天府一街行驶10米,调头进入天府一街2.沿天府一街行驶70米,过
-
这首词步宋代苏轼《赤壁怀古》词韵而作,是一首登临怀古词。主要描写石头城的荒凉残败,借助对“六朝形胜”及其历史遗迹的吟咏,抒发了作者吊古伤怀的情感。同时指出,是由于战争,才破坏了石头城昔日的繁华。全词抚今追昔,格调苍凉,以一组富有悲剧意味
-
世说新语《过江诸人言语门》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 “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
-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群雄竞起问前朝,王者无外见今朝。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赤甲白盐
-
结宇依青嶂,开轩对翠畴。树交花雨色,溪合水重流。竹径春来扫,兰樽夜不收。逍遥自得意,鼓腹醉中游。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出处】唐杜甫《 春夜喜雨 》。 【意思】春雨绵绵, 乌云覆盖着田野小路,一片漆黑。江面笼罩在黑暗中,只有船舱里的灯 火独自通明。面对这将要下
-
《 秋夕 》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 ①银烛:白蜡烛。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②天阶:一作天街。坐看:有的选本作 卧看。 【翻
-
头陀独宿寺西峰,百尺禅庵半夜钟。烟月苍苍风瑟瑟,更无杂树对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