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赏析》
这首词步宋代苏轼赤壁怀古词韵而作,是一首登临怀古词。主要描写石头城的荒凉残败,借助对“六朝形胜”及其历史遗迹的吟咏,抒发了作者吊古伤怀的情感。同时指出,是由于战争,才破坏了石头城昔日的繁华。全词抚今追昔,格调苍凉,以一组富有悲剧意味的景象,写出风云易逝,青山常在的感慨。
上片主要写白日登眺时的所见。
开头三句为总写。“石头城上”点登临地点,人手擒题,落笔不凡。“天低”,写眺望之遥远;“吴楚”,写地域的辽阔,前边着一“望”字,说明石头城虽是六朝故都,但“六代繁华”已空无所有。这三句欲抑先扬,自然地过渡到六代繁华衰歇的叙写上去。
“指点”二句,承“眼空无物”进一步描写“六代繁华”的衰歇。诸葛亮说:“钟阜龙皤,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见伏朝事迹)这两句则说,昔日的“六朝形胜”已不复见。这样写,既见出了六朝繁华的衰歇,又进一步落实在“眼空无物”的“空”字上,运笔细密。
“蔽日”五句,由今而昔,由实而虚,转入对六朝南北割据的描写。回首往事,六朝以来的统治者们,不论是梁陈还是宋元,为争取天下,他们都以长江为界,互相攻伐,不知有多少士兵化为白骨,也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消磨”了宝贵的青春。这五句,既反映了历代统治者互相攻伐的残酷,又揭示出“六代繁华”衰歇的原因,生动深刻,令人回味不已。
下片主要是月夜抒怀。
前五句复由昔而今,从王室衰落、宫廷荒芜方面更进一步描写“六代繁华”的衰歇。这五句是说,旧日帝王们避暑的离宫已寂然无人,“辇路”上年复一年长满了荒草,入夜后松径里便空无一人,“鬼火高低明灭”。作者抓住了几个生活片断,生动地反映出六朝宫殿已变成一片废墟和残破不堪的景象,字里行间,浸透着“黍离”之感。
后五句抒发吊古伤怀之情。虽然自己生活在“歌舞尊前”,但功业未就,青春在不知不觉之间逝去,头发变白。回首千古往事,只有对着秦淮明月,暗暗“伤心”而已。
-
《一个人的行走》 散文 文 月下李说我,一个人,在这个公园里行走。很慢,得跨着一个又一个的石阶走。那石阶是一个个石的磨盘,很圆,半
-
准确地说,与第一个北贾壁人近距离接触,是因为我们制造的噪音过大,扰了她。我们制造噪音的原因是看见小腿粗的树上挂满已经熟透了的柿子,
-
飞往非洲时,中途只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略事停留,从那儿一起飞,便与亚洲大陆告别,从此长时间地飞行在印度洋上空。印度洋美极了!我俯瞰着无边无际的洋面,暗自斟酌字句,用什么词来形容她那美丽的颜色呢?她不是一
-
名言: 行然后知之艰, 非力行焉者不能知也。 句意: 实践之后才知道事情的艰难程度, 不努力去做它是不能知道这一点的。 出处: 宋·朱熹《四书集注》
-
作者: 崔雄权 【作家简介】金东仁(1900—1951),号
-
【3431】领导干部核心能力提升(高敬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2 4万字,2013年1月第1版,2017年4月第3次印刷,36元)△共12章:[1]把握
-
辞赋·贾谊赋《鵩鸟赋》 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 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 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 吉乎告
-
人事一朝尽,荒芜三径休。始闻漳浦卧,奄作岱宗游。池水犹含墨,山云已落秋。今朝泉壑里,何处觅藏舟?
-
登高望远也是隋唐五代旅游休闲的重要类型。旅游登高包括登台、登阁、登楼、登山等,常常生成复合型的美感体验。深秋季节,王勃登临滕王阁,百感交集,兴味无穷: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
-
萧纲蜀道难巫峡七百里,巴水三回曲。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作者简介萧纲(503—551年),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