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诗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出处】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译注】故乡的水养育了诗人,如今又送他乘舟 远行,怎能不更爱故乡水,怎能不更生依恋情! 诗人从对面写来,不写 人离水,而写水送人,越发流露出他对故乡的一往情深,真是别开生面 的送别诗。 【全诗】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注释】①荆门:山名,在湖北宜都市西北。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历荆门、虎 牙之间,荆门在南,上合下开,暗彻山南,有门像虎牙在此。”②楚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楚 地,指今湖北、湖南一带。③大荒: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 山,日月所入……是谓大荒之野。”指辽阔的原野或边远的地方。④海楼:海市蜃楼。大 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把远处的景物显示到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异幻景。 【鉴赏】 这是一首写诗人出蜀、舟过荆门所见奇景的诗,抒发了诗人青年远游时的 豪迈之情。诗人出峡,“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真个是雄心勃勃,器宇轩昂。全诗写得 景象阔大,意境高远,无一丝惆怅,于惜别深情中见出一往无前、乐观豪迈的气概。首 联点出舟行荆门山,到目的地楚国游览。此随意用笔,已见欢快之情,潇洒之趣。颔联 描绘荆门山之壮美景象:山岭逐渐消失,展现出一望无边的平原;江水奔流渐缓,似流 入宽广荒凉的大野。此联乃千古名句,与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句法类似,都是壮语,气势之雄健,意境之高远,景象之阔大均相敌,然一为昼景,为暂 视,为少壮之作;一为夜景,为细观,为老病之作;故很难相提并论。颈联状月下奇象: 俯瞰静江,明月倒映,如天空飞下宝镜,晶莹剔透;仰望浩天,云兴天际,结成海市蜃楼, 瞬息变幻。此联奇警浪漫,富于想象,是憧憬,是探索,别有一种英爽之气。结联写诗 人对蜀地山水的热爱:故乡的流水啊,恋恋不舍,一路万里,送我远行! 如此从对方写 来,情味无穷,更显诗人对故乡之深情。此诗笔力雄健,挥洒奇异、瑰丽、高远,是一幅 逼真的山水壮美、舟行万里的画图。 【赏析】 在蜀地渡过了自己少年时代的李白,满怀激情地踏上了唐代文人 普遍走过的人生之路——漫游。他穿巴渝,出三峡,沿长江东下,过 荆门山而入楚地。这首诗就写在他出蜀入楚的时候。荆门,即荆门山, 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从诗的内容看,诗题中的“送别”当非与人送 别,而是与故乡告别。“送”乃故乡送自己,“别”乃自己与故乡告别。 诗中首联是叙事,交代自己此次漫游的行踪。渡远,点明自己由 远道乘船而来; 楚国,指古代楚地,大致相当于今天湖北、湖南一带。 这两句虽无奇字奇句,却极富空间感。一开篇,就能使人从荆门、楚 国这样大的地理概念中,从“渡远”、“来从”这些极富气魄的动词中, 感受到诗人的一腔豪情。 颔联写诗人乍入楚地之所见,写得山回路转,异峰突起: “山随 平野尽,江人大荒流。”随着一望无际的浩浩平野的出现,形势险要 峻拔的荆门山失去了往日的雄姿,悄悄地消失在地平线上; 而滚滚大 江却经过南岸荆门山、北岸虎牙山的夹击,驰入空旷的大地,仿佛久 经束缚的野马突然挣脱了羁绊,尽情地奔腾起来。一个“随”字,显 示了平野的广袤;一个“入”字,展现出大江的雄威; 而“尽”与“流” 则充满了动感,充满了力量。此情此景,格调高昂,意境开阔,处处 都折射出诗人乐观豪放的个性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如果说颔联着重展现的是一幅开阔浩大的壮景,追求的是一种阳 刚之美; 那么,颈联则更象一幅迷濛飘逸的彩图,追求的是一种阴柔 之美: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入夜,宽阔的江面上投下月亮的 光影,犹如从天上飞下一面明镜,闪耀着清辉; 清晨,云霞聚集在平 野的上空,变幻着绚烂的色彩,呈现出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一联, 不写天上月而写水中月,不说云彩之奇而说海市蜃楼之奇,都是以幻 中有真、虚实相生的笔法,造成天地、云月间的一种对映的境界,产 生强烈的立体感。 以上两联将诗人初入楚地的种种新鲜感充分表现出来。这时诗人 好象一下子领悟到,这一切山野风光,云月美景,尽管美好壮丽,毕 竟都是他乡之山野,他乡之云月,而唯有这从蜀地流出的长江水,才 是自己真正的朋友:我在蜀时它在蜀,我到楚地它到楚;我行万里路, 它随万里送。想到此,诗人不禁吟出: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尾联起着点题的作用,点明江水为自己送别的意思。在写法上,则以 透过一层的笔法,从对面下笔,不说自己如何思恋故乡,却说故乡的 江水如何留恋自己,如何不惜万里相送,这就使得一片思乡之情越发 显得深挚浓烈。 此诗虽为送别诗,但最精彩之处却是写景。特别是中间两联,诗 人巧妙地捕捉江山的壮景、云月的奇景,大笔勾勒,纵情描绘。那吞 没群山的平野,那奔腾呼啸的大江,那熠熠生辉的水中之月,那灿烂 奇幻的彩云,线条流畅飘逸,境界高远开阔,充满了浪漫豪放的色彩。
猜你喜欢
  • 徐全启《影楼里有故事》

    清晨,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我早起在路边人行道上散步前行。路边的商铺、门店多半都开门营业了,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拉开帷幕。不知不觉间,

  • 山水名胜诗之《望江南·扬州好·五亭桥》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清)黄惺庵 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①,头头空洞过云桡②。夜听玉人箫③。 【题解】 五亭桥在瘦西湖畔莲性寺旁。因桥在莲花埂上,又名莲花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桥上有五亭,展开

  • 《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赏析》

    此词的作者生活在动荡的五代十国之际,他曾做过后蜀的永泰节度使,进检校太尉,加太保,可说是位极人臣。然而蜀主孟昶究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后蜀终为赵宋所灭。鹿虔扆品性高洁,不仕新朝,得到了自由之身。然面,当他重游故地,看到当年的雕梁画栋变成了

  • 《湖州贡焙新茶赏析》

    此诗描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一个图景,表达了对贡焙新茶的赞美之情。“凤辇寻春半醉回”,描述皇帝车驾出游踏春刚刚归来的情景,皇帝已经喝得半醉。这时候,“仙娥进水御帘开”:宫女们打开御帘进来送茶水。“牡丹花笑金钿动”形容的是一种欢乐的场面。其内

  • 柳永词的类型和代表作,柳永的词代表作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柳永词的类型和代表作,内容包括柳永的词的特点和代表作,柳永的词类型,柳永的词代表作。柳永词全集(一) 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

  • 《阮郎归·柳阴庭院占风光赏析》

    邹祗谟《远志斋词衷》说:“咏物固不可不似,尤忌刻意太似。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若用意。”此词深得其中之昧。处处说燕,而终篇无一燕字。说它写得不像,却很像;说它像,却又不太像,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取其神而不袭其貌。词人主要通过烘托、陪衬等方法

  • 刘禹锡《昏镜词》全诗赏析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 贵粟政策

    “贵粟政策”是汉文帝时推行的一项经济政策。它是由政论家晁错提出来的。当时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商业也发展起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商人。晁错指出,商人坐列贩卖,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放高利贷;

  • 刘禹锡《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全诗赏析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 岑参《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全诗赏析

    令德当时重,高门举世推。从夫荣已绝,封邑宠难追。陌上人皆惜,花间鸟亦悲。仙郎看陇月,犹忆画眉时。遽闻伤别剑,忽复叹藏舟。灯冷泉中夜,衣寒地下秋。青松吊客泪,丹旐路人愁。徒有清河在,空悲逝水流。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