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出处】唐·杜甫阁夜。 【意思】唉!我漂泊西南,与朝廷关系疏远,亲朋好友也久断音讯,只好任其冷漠寂寥。 卧龙: 指诸葛亮。跃马: 指公孙述。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此用晋左思 蜀都赋 “公孙跃马而称帝”意。 诸葛亮、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句意: 诸葛亮和公孙述最终都被黄土所埋,想到古今贤愚同归于尽,而对自己遭遇的不幸与远地音讯的寂寥无闻,也就不介意了。 清毛先舒 诗辨坻 卷三: “杜诗 ‘卧龙跃马终黄土’,‘跃马’ 为公孙述,盖用 蜀都赋 ‘公孙跃马而称帝’ 语。” 清仇兆鳌 杜诗详注 卷一八 “末则援古人以自解也。……思及千古贤愚,同归于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漫付之寂寥而已。” 【全诗】 阁夜 .[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背景】 杜甫离开成都草堂,沿江南下,大历元年到达夔州。这首诗就是杜甫在江边阁楼上有感而作。当时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诗人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都先后死去。这首诗感时忆旧,表现诗人沉重的心情。 【注释】 1.岁暮:指阴历年终。阴阳:指日、月。催短景:言冬末白天特别短,故云:“短景”;因白天很快过去,故云:“催短景”。景:即“影”,指日光、光阴。霁(音ji):雨雪停止,天气放晴。寒宵:寒夜。 2.五更:汉魏以来,自昏至晓,一夜分为五刻,或称五鼓、五更。三峡:即瞿塘峡(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巫峡(在四川巫山县东)、西陵峡(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这里以瞿塘峡代三峡。星河:指倒映在河水中的星影。 3.野哭:野外的哭声。战伐:指蜀中爆发的崔旰之乱。当时尚未平息。夷歌:夔州少数民族的山歌。 4.卧龙:指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刘备)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指刘备)宜枉驾顾之。’”跃马:指公孙述。字子阳,汉扶风人,王莽时为导江卒正。更始帝立,他乘时局动乱,割据蜀中,自称白帝。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终黄土:终竟都变成一堆黄土。指他们都早已死了。唐时,夔州有白帝祠、孔明庙。人事:此指杜甫自己与朝廷的冷淡关系。音书:指亲朋消息。漫:听任。 【鉴赏】 首联点明时间。先点明光阴荏苒、岁月逼人,然后写沦落天涯,静夜难捱。颔联写诗人深夜难眠中的所闻所见,先写鼓角,从侧面烘托夔州一带面临战争威胁,并不太平。后写星影在三峡摇曳不定,既写出了作者深夜难眠,也是暗喻时局动荡不安。颈联写拂晓前所闻,通过“野哭”表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通过“夷歌”又表明作者所处的环境,点明诗人漂泊在外的境遇。尾联直接抒发作者激愤之情: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贤愚都同归于尽,我眼前这点寂寥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呢?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 这首诗气象雄浑,音节铿锵,笔力遒劲,声调悲壮,是七律中的佳品。
猜你喜欢
  • 古诗词乌衣巷ppt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乌衣巷ppt,内容包括古诗词乌衣巷PPT,古诗词乌衣巷PPT,古诗<<乌衣巷>>。小题1:荒凉冷落、衰败惨淡的景象。小题2:唤起读者想像,暗写乌衣巷昔日的繁荣;突出今昔对比,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 小题1:试题分析:做此

  • 《金阁寺》作品分析

    日本战后派*作家三岛由纪夫*的代表作之一,1956年第1期至第10期《新潮》杂志连载,1956年10月由新潮社出版单行本。主人公“我”出身于寺院

  • 春老师,春天好!

    春老师,春天好!新的春天来到了,春老师,您好吗?春老师,一别校园十六载,去年的春天,我重回了一趟母校,想念你,却不见你的身影。最愧

  • 四旬节

    四旬节是瑞典和基督教世界重要的宗教节日,举行于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前的40天中,其间(除星期日外),需斋戒和忏悔。尽管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明令禁止瑞典四旬节期间的斋戒,但这一传统至今仍

  • 《归去来兮辞》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原 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①,胡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③,奚④惆怅⑤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⑥。实⑦迷途其⑧未远,觉今是⑨而昨非⑩。 舟遥遥(11)以(12)轻飏(13),风飘飘而吹衣。

  • 杜牧《题刘秀才新竹》全诗赏析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 王昌龄《留别司马太守》全诗赏析

    辰阳太守念王孙,远谪沅溪何可论。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著抱君恩。

  • 崔颢简介及崔颢的代表作品

    崔颢简介及崔颢的代表作品 崔颢简介 【生平简介】 崔颢(?-七五四),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七二三)进士,曾为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崔颢以才名著称,好

  • 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

    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尚书》是中国民族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年历史文献。那还是在

  • 韩愈《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全诗赏析

    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