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则厮役之人至; 若恣睢奋击, 呴籍叱咄, 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注释: 郭隗(wei): 燕国贤士。帝者: 想成帝业的人。处: 相处。诎指: 不坚持自己的意见。诎通“屈”, 指通“旨”。事: 侍奉。北面: 面向北。古时候师坐北而面南。百己者: 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嘿: 通“默”。什: 同“十”。冯几: 靠着搁几。眄(mian) 视指使: 斜着眼睛示意, 用手指头指使人。恣睢奋击: 瞪眼睛, 拔拳头。呴(xu) 籍: 喘着气顿脚。叱咄: 大声斥责。徒隶: 此指唯命是从的奴才。服道: 行王道。
句意: 郭隗先生回答说:“想成帝业的人以贤者为老师而与他相处, 想成王业的人以贤者为朋友而与他相处, 想成霸业的人以贤者为大臣而与他相处, 亡国之君把贤者视作奴仆而与他相处。不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侍奉贤者,面向北, 恭恭敬敬地拜贤者为师, 接受他的教诲, 那么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就会来; 行动在贤者前, 休息在贤者后, 最先向贤者虚心请教, 最后才住口停问, 那么比自己强十倍的人就会来; 别人怎么干, 自己也怎么干, 那么和自己能力相等的人就会来; 靠着搁几, 拄着手仗, 斜着眼睛示意, 指手划脚指挥人, 那么供人使唤的仆人就会来; 如果瞪眼睛, 拔拳头, 暴跳如雷地大声斥责人, 那么唯命是从的奴隶就会来。这是古代行王道得人才的方法啊。
战国策·燕策·燕召王收破燕后即位
-
上片开头两句,连用两个比喻。“情似游丝”,喻情之牵惹:“人如飞絮”,喻人之飘泊也。两句写出与情人分别时的特定心境。游丝、飞絮,古代诗词中是常常联用的,一以喻情,一以喻人,使之构成一对内涵相关的意象,并借以不露痕迹地点出了季节,交代了情事
-
我们穷么?我们穷么?我没有拿这个问题,请教过人。不过我知道它一定有两个完全相反的答。一个是“我们不穷”;一个是“我们真穷”。我自己
-
毛泽东诗词《菩萨蛮·大柏地 ① 》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② ?雨后复斜阳 ③ ,关山阵阵苍 ④ 。当年鏖战急 ⑤ ,弹洞前村壁 ⑥ 。装点此关山 ⑦ ,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泪水不由自主地流淌,悲伤到极致;心中对别离的悔恨之情如同被惊扰的鸟儿一般痛苦。
上一句:感时花溅泪。
下一句:恨别鸟惊心。
【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处】唐·杜甫《春望》。【译注1】感伤时事,看到花开时泪水 溅到花上;怨恨离别,听到鸟叫也使我 心惊不安。感时花溅泪:这两句有人认 为是拟人写法,即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出处】唐杜甫《 石壕吏 》。 【意思】 暮色苍茫,诗人投宿石壕村,正逢官吏捉壮
-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 选自《论语·为政》第四章。 立:自立。指确立人生目标。 不惑:没有疑惑,指已经掌握了知识。 天命: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耳顺:指从别人的话中能分辨出好坏、是非、真假。郑玄释为:“耳闻其言而
-
苏子瞻灵璧张氏园亭记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
-
【原题】:谢益仲惠黄鸡苦笋新茶三物书意勤渠欲索鄙制仍首赞仆之谈咏颇窥玄窟以诗谢之
-
【名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语出《楚辞·九歌·东君》。穿着青云和白虹做成的衣裳,举起长箭直射天狼星。霓:虹。矢:箭。天狼:星名,古人认为它是天上的恶星,“射天狼”有除恶之意。
-
【3795】互联网+基因空间:迈向精准医疗时代(罗奇斌、陈金雄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42 8万字,2017年2月第1版,68元)△这本书从基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