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王安石《金陵即事》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安石《金陵即事》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王安石

水际柴门一半开,小桥分路入青苔。

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

这首小诗写所居之处的幽美景色,反映了作者退隐期间恬静的生活和闲适的心境。金陵即南京;即事意谓眼前所见的事物,古人常用以为诗题。

就全诗来看,诗人是从回到自己茅屋的角度来写的,由远及近,直到走进自家庭院之内。

首句写隔水望见茅屋。屋子建在水边,柴门半开半闭,说明环境非常优美和静谧。

第二句写由小桥进入居处。沿水有路,诗人由路上转入小桥,则小桥便好像是水边那条道路的岔道,故云“分路”。穿过小桥,走近屋前,只见满地青苔,这又说明主人爱静,很少宾客来往,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主人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第三句写水边柳树。由于这些柳树都生长在水和屋之间(亦即屋前、水后),从院内或屋里望去,它们垂下枝头,伸向水面,仿佛是许许多多美女,背对着屋子的主人,正在顾影自怜呢。

第四句写屋后梅花飘香。梅花的香气本来是被风吹送过来的,现在梅成为主语,同上句一样,都是用的拟人化手法。并,都。并是梅,说明屋后传来的都是梅花的香气,再一次反映了主人的高雅情趣。

猜你喜欢
  • 《载驱》情诗三百首赏析

    载驱 作者: 张镛 【本书体例】

  • 朱槔《夜坐池上用简斋韵》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朱槔《夜坐池上用简斋韵》 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 斗沉北岭鱼方乐,月过秋河雁未来。 ② 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 ③ 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阳万死台。 【注释】 ①简斋:即陈与义。②

  • 《郊祀乐章·登门肆赦皇帝升御座宫架奏黄钟宫赏析》

    【原题】:郊祀乐章·登门肆赦皇帝升御座宫架奏黄钟宫乾安之曲

  • 白居易《偶吟二首》全诗赏析

    眼下有衣兼有食,心中无喜亦无忧。正如身后有何事,应向人间无所求。静念道经深闭目,闲迎禅客小低头。犹残少许云泉兴,一岁龙门数度游。晴教晒药泥茶灶,闲看科松洗竹林。活计纵贫长净洁,池亭虽小颇幽深。厨香炊黍

  • 邹世昌《风起时》散文鉴赏

    风是不羁的灵魂。似奔马,千里一瞬间。 风起时,可浊浪滔天,可阴云四合,可卷起千堆雪,可扬麦田千重浪。风起时,可稻香四溢,可汗

  • 《中秋月·李峤》原文与赏析

    李峤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李峤(644—713),字巨山,赵州赞

  • 叶圣陶《两法师》

    在到功德林去会见弘一法师 ① 的路上,怀着似乎从来不曾有过的洁净的心情;也可以说带着渴望,不过与希冀看一出著名的电影剧等的渴望并不一样。 弘一法师就是李叔同先生,我最初知道他在民国初年;那时上海有一种

  • “得时无怠”注释、译文和评说

    (李斯)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

  •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陆春祥《拱宸桥边》

    杭州这一段运河,虽只有三十九公里,却并不普通,它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终点。运河上的拱宸桥很有历史,每天迎接着八方来客。生活在运河两边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