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典故“及亲三釜”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典故“及亲三釜”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庄子·寓言:“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 后仕,三千钟而不洎 (ji),吾心悲。’”

释义用法曾子说,我在双亲健在的时候出仕,即使当小官,只有三釜的俸禄,心里也高兴,因为可以养亲; 如果双亲去世后再出仕,即使有三千钟的俸禄,心里也是悲伤的。六斗四升为一釜,六斛四斗为一钟,一钟等于十釜。三釜为古代低级官吏的俸禄。后以此典指为养亲而出仕为官。

用典形式

【三釜】 宋·王安石:“北堂已足夸三釜,南亩尝令识两岐。”宋 ·王令:“莫叹一官淹圣代,聊将三釜慰慈亲。”宋·陈师道:“君宁平世轻三釜,我亦东原有一区。”

【三釜恋】 宋·杨万里:“更须三釜恋,未放两眉开。”

【三釜薄】 宋·陆游:“万钟苦晚三釜薄,人生此恨十八九。”

【及亲三釜】 宋·范成大:“及亲三釜养,遗子一经传。”宋·陆游:“守墓万家犹有日,及亲三釜永无期。”

【三釜不及亲】 宋·陆游:“三釜不及亲,顾为妻子留。”

【三釜称荣食】 明·高启:“不须三釜称荣食,自有金盘枣似瓜。”

【亲老须三釜】 宋·陈师道:“可堪亲老须三釜,又着儒冠忍一羞。”

猜你喜欢
  • 苏轼《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并叙)》全诗鉴赏

    旧闻靖长官、贺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章圣皇帝东封,有谒于道左者,其谒云晋水部员外郎贺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已而阅谒,见之,大惊,物色求之不可得。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诣阙进佛道像,直数千万

  • 王昌龄《青楼怨》全诗赏析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 《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赏析》

    上片,咏秋夜南归飞雁,暗示苏轼自己得其所归的愉悦心情。开头两句写秋景,隐喻自己远征而清高回归。“露寒”、“烟冷”、“蒹葭老”、“征鸿”,为典型的深秋景物,极为苍劲。远在“天外”的“征鸿”唱着“寥唳”的歌回归了,心情自然舒畅。接着五句,写

  • 《送上人赏析》

    诗人送僧人归山,两个人的关系亲密吗?言语间颇有调侃的味道,充满了惜别与挽留之情。这首诗风趣诙谐,意蕴深厚,妙趣横生。   这是一首送行诗。诗中的上人,即以野鹤喻灵澈,恰合其身份。后二句含有讥讽灵澈入山不深的意味,劝其不必到沃洲山去凑热闹

  • 欧阳修《送昙颖归庐山》全诗鉴赏

    吾闻庐山久,欲往世俗拘。昔岁贬夷陵,扁舟下江湖。八月到湓口,停帆望香炉。香炉云雾间,杳霭疑有无。忽值秋日明,彩翠浮空虚。信哉奇且秀,不与灊霍俱。偶病不时往,中流但踟蹰。今思尚髣髴,恨不传画图。昙颖十年

  • 《好事近·帘外五更风赏析》

    该篇是纳兰的一首简短小词。上片写相思,似乎是在同忆中找寻往昔的欢乐,又像是在怀念妻子,在她离去后产生了伤感之情,词意扑朔迷离,耐人寻味,有着重情重义之感,也有迷惘哀伤的纠结。   开头便直言了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 “帘外五更风,消受晓

  • 夏元鼎《绝句》原文、注释和鉴赏

    夏元鼎《绝句》 崆峒访道至湖湘,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注释】 (1)据《蓬莱鼓吹》附录:夏元鼎晚年弃官求道,至南岳祝融峰,遇赤城周真人,求其指示,乃大悟,因题诗。这首绝

  • 蟾宫曲·送春·贯云石

    蟾宫曲·送春 贯云石 问东君何处天涯?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 随柳絮吹归那答,趁游丝惹在谁家。 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纱。

  • 古诗词全解一点通30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全解一点通300,内容包括古诗大全300首,古诗大全300首4句,小学古诗词全解一点通第89页一103页是什么古诗。1.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

  • 国学名句“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出处和解释

    【名句】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语出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只有学通古书,才能明白古往今来的世道沧桑。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