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秦穆公失马 全文、注释、鉴赏
〔注释〕 ① 秦穆公: 春秋时秦国君。车败: 车坏。右服: 四马拉的车,中间的两匹叫服,旁边的两匹叫骖。右服是指居中两匹中靠右侧的那匹马。失: 通“佚”,逃走。 ② 野人: 上古谓居国城之郊野的人,与“国人”相对,这里指居住在岐山的山里人。 ③ 还: 通“旋”,“随即”的意思。 ④ 遍饮: 给每一个野人都喝一些酒。去: 离开。 ⑤ 晋惠公: 春秋时晋国君。韩: 地名。韩之战: 即秦晋韩原之战。原注为“晋惠公夷吾倍秦纳己之略,秦兴兵伐晋,战于晋地韩原也”。 ⑥ 梁由靡: 晋大夫。扣: 原注为“扣犹牵”。一曰用环套住或拢住也叫“扣”。获:“获”字上脱“将”字。
【鉴赏】 秦穆公是秦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长达三十九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始了秦国的崛起,在部分史料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失马”这则故事主要反映的是秦穆公心胸宽广,能体恤百姓,因此也便自然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戴和维护。
当秦穆公看到山里人把自己的马杀了煮着吃的场面之后,他不但没有动怒,而且还怕山里人吃骏马的肉会伤身,又供给他们酒喝。能够如此胸怀宽广而不计个人利益得失,并且如此为百姓着想的君主,不让百姓感念他的恩德都难;所以这些山里人在秦晋之战中也就能够拼死保护遇到麻烦的秦穆公,最终帮助秦穆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试想,对于陌生的百姓尚且能够如此宽容,并且施以恩惠的君主,对于自己周围的贤臣良将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答案一定是非常体恤下属,并且十分爱惜人才。比如,孟子所说的“虞不用之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孟子·告子下)的百里奚本来是作为陪嫁的奴仆来到了秦国,在半途中逃走,而当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是个贤才之后,便费了很大的波折去寻找百里奚,最后终于把百里奚请回了秦国。虽然秦穆公初见百里奚时发现他已经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而有些失望,但攀谈数语之后他就立即发现了百里奚的贤良并拜其为上卿,担当相国之任。又如,在我们比较熟悉的“崤之战”中,当秦国全军覆没,大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人被俘却又侥幸逃归之后,秦穆公不但没有怪罪,而且还亲自到城外去迎接他们,并且把罪责都揽到了自己身上,语重心长地说:“‘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正是有这样一位贤明大度的君主治理国家,并且在位长达三十九年,才奠定了日后秦国足以与中原六国相抗衡乃至于统一中国的国力基础。
-
草润衫襟重,沙干屐齿轻。仰头听鸟立,信脚望花行。暇日无公事,衰年有道情。浮生短于梦,梦里莫营营。
-
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天为之噫嘘;矫出而脱误不接者,天为之笑。 《神异经》托名汉东方朔撰,全书
-
泉水 作者: 张若晞 【本书体例】
-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
-
北虏胶堪折,秋沙乱晓鼙。髯胡频犯塞,骄气似横霓。灞水楼船渡,营门细柳开。将军驰白马,豪彦骋雄材。箭射欃枪落,旗悬日月低。榆稀山易见,甲重马频嘶。天远星光没,沙平草叶齐。风吹云路火,雪污玉关泥。屡断呼韩
-
《人不可以无耻。》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心无日月之明,志无雷霆之奋,不可与言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心无日月之明,志无雷霆之奋,不可与言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清·魏象枢《庸言》,立志于先类名言句子
-
鱼笋朝餐饱,蕉纱暑服轻。欲为窗下寝,先傍水边行。晴引鹤双舞,秋生蝉一声。无人解相访,有酒共谁倾。老更谙时事,闲多见物情。只应刘与白,二叟自相迎。
-
齐白石 (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小名阿芝,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杏子坞老民、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幼年家贫,当木工以养家。从外祖父周雨若读《千家诗
-
典源出处 南朝宋刘敬叔 《异苑》卷七:晋温峤至牛渚矶,闻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传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帻。其夜梦人谓曰:与君幽明道隔,何意相照耶?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