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诗词之《露兰》全诗原文鉴赏
缪公恩
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迎晖缀宝珠。
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这首小诗描绘兰花在清晨挂满露珠时的形态与神韵,小巧玲珑,生动逼真。
第一句描写兰花根叶的色彩特点与生活的环境。“冰根”形容兰花的根是白色,如冰霜般洁净。叶子则象碧色的玉石一般光泽翠绿。她虽有“冰根碧叶”却毫无娇贵矜持之态,与极普通的荒草野卉杂生在一起,含笑于众芳之中。
“晓露迎晖缀宝珠”描摹兰花上缀满露珠的情形。拂晓的时候,浓郁的露水使万物都湿漉漉的。在朝暾的映照下,兰花上满挂着一个个水汪汪的大露水珠,亮晶晶,光灿灿,莹彻透明,宛如千金难买的宝珠一样惹人喜爱。这句诗中的“缀”字用得极妙。该字的本义是在物体上镶嵌装饰品,其下紧接着又用了“宝珠”一词,给人以非常突出的印象。好象那些晶光闪闪的一颗颗露珠是老天爷有意地点缀在翠绿的兰花叶上似的。
三四句重点写花。写美丽的花朵刚刚绽开一个小口,尚未完全开放时的情景。诗人于此处用了一个精妙的比喻,把半开的花比拟成一位美人满含深情、欲笑未笑时双腮上酒窝微现的神态,将花的神韵写活了。“素心皎皎濯醍醐”是写花心中盛满了露水。醍醐是乳白色的液体型高级营养品,这里用来比喻花心中的露水。因花心是白色的,露水透明也必然呈现出白色,所以作者才这样比拟。
缪公恩是位集诗、书、画多种艺术才能为一身的才子,尤其以画兰花见长。他生活于清代中叶乾隆、嘉庆、道光时期,世居盛京(沈阳),官至盛京礼部尚书助教,被当时盛京一带的文士奉为领袖。诗人最喜爱兰花,也最爱画兰花,自号为“兰皋先生”,可见其爱兰的程度。正因如此,他对兰花的形态品性都很熟悉,本诗即可体现出他对兰花观察的细致及对其品格理解的深透。如“冰根”“碧叶”“素心”六个字便将兰花之根、叶、花心的颜色交待出来,而且“冰根”“素心”两词还兼有歌颂其清廉高洁、不媚世俗之品格的功用。足见诗人不仅体物精微,而且遣词炼字的功夫也很高。
-
男子慕恋女子,想和她结成伴侣的恋歌。 关关雎鸠,(一) 王雎儿地对唱, 在河之洲。在那河中小洲上。 窈窕淑女,(二) 美丽善良的姑娘, 君子好逑。(三) 哥儿想和她配成双。 参差荇菜,(四) 长长短短
-
“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出处】 唐李白 《听蜀僧濬弹琴》 【鉴赏】 这两句诗上承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意思是说: 倾听蜀僧为我挥手弹琴,仿佛听到有千山万壑的松枝在风中摇动; 如此优美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年老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年老的古诗词,感叹年老的诗句一百句佳句,形容年老的古诗词。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话译文:南村的一群儿童
-
词的上片,着重写作者出关后初见桃花的欣喜心情。词的开头两句写塞外春寒料峭。“四月”点明时值暮春,“出榆关”点题,“瘦骨”和“单衣”从两个不同侧面衬托出塞外特有的春寒。“看地尽”二句承“海风吹瘦骨”,写塞外风狂飙猛、飞沙走石的气候特点。“
-
《梅花·咏梅》咏梅花诗鉴赏 晁补之绵霜历雪忿
-
上面这首诗在袁枚集中不算最上品,它的可贵,在一个“真”字。诗人能坦露自己真实的心迹,不掩饰,不矫情。让世人看到一个“真我”,这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不多见的。
-
作者: 宋生贵
-
君登金华省,我入银台门。幸遇圣明主,俱承云雨恩。复此休浣时,闲为畴昔言。却话山海事,宛然林壑存。明湖思晓月,叠嶂忆清猿。何由返初服,田野醉芳樽。
-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
-
【注释】:1906 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被捕就义,孙中山为悼念他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