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据唐才子传卷四载,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为“性耿介,不干权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这首诗正是作者这种境遇的写照。
首联“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是诗人自叹家道衰落,旧业不多,因而穷居无邻。颔联“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写在雨打黄叶的夜里,只有孤独的、头发已白的诗人。这里的“雨中黄叶树”和“灯下白头人”是紧承首联的“荒居旧业贫”和“静夜四无邻”而言的。前四句写自己荒居之苦,描写了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尤其是“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形象鲜明、含义深刻、感情悲凉。有了这样的气氛渲染,更加衬出了亲友情谊的分外可贵。
颈联“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写外弟卢纶来访,使诗人感到高兴: 以我这个长久沉沦的人,多次蒙你来看望,我怎不感到惭愧! 尾联“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写诗人和卢纶原是至交,自有缘分,何况彼此还是表亲! 【鉴赏2】 此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历来为人们所赞赏。前四句通过静夜荒村、陋室贫士、雨中黄叶、灯下白发构成了充满辛酸与悲哀的画面;后四句通过卢纶见访,写出二人相见的喜悦和二人之间的深情。前四句写一个“悲”字,后四句写一个“喜”字;先悲后喜,更见出“喜”之可贵难得。后人对诗中“雨中”“灯下”一联最为赞赏,如喻守真在其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里说:“融情入景,经过千锤百炼,铸成此十字。前句含有飘零意,后句含有老大意。其景固可绘,其情尤可悯。” 【鉴赏3】
这是一首写自己与表兄弟真情挚意的诗,见出诗人境遇的清寒悲凉。首 联写荒居家贫。“四无邻”,言居处的寂寞冷落;“旧业贫”,言旧宅的荒凉清贫。颔联 写雨夜景象。寒雨洒落,黄叶飘零;昏灯对坐,白发飘萧。以上二联,由几个镜头构成 一幅完整的生活画面,充满了哀痛辛酸,是何等凄清悲凉! 这里巧用比兴,用树之黄 叶飘落喻人之残年衰老,十分贴切;同时又用“黄叶树”渲染了秋之萧瑟衰飒的气氛, 烘托了悲凉的情绪。此联设色平淡,亦十分自然。明谢榛云:“韦苏州曰:‘窗里人将 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
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 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四溟 诗话卷一)此评只言三诗善状景物,而未言其设喻之妙。俞陛云评其章法云:“前半 首写独处之悲,后言相逢之喜,反正相生,为律诗之一格。”(诗境浅说)此一悲一喜, 可谓悲喜交集,总的说来,悲多于喜。后二联写相见之“喜”,亦隐约透露出“悲”;写 相见之“愧”,更是见出心情之悲凉也。题中之“喜”,与诗中之“悲”,一正一反,互相 映衬,更加突出、深化了主旨。此诗前二联言静夜、荒村、陋室、寒雨、落叶、孤灯、白 头等意象,兼用比兴,真是“写足悲凉之境”,显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不愧为写真 挚情谊的名篇。
-
作者简介 陈村,原名杨遗华,男,回族,生于1954年,上海市人,早年家境贫寒,梦想当诗人。中学时代开始练笔,并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1971年赴安徽无为县农村插队,笔名“陈村”便得自插队村庄附近的一座水
-
辞乡远隔华亭水,逐我来栖缑岭云。惭愧稻粱长不饱,未曾回眼向鸡群。荒草院中池水畔,衔恩不去又经春。见君惊喜双回顾,应为吟声似主人。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有双鹤留在洛中,忽见刘郎中依然鸣顾,刘因为鹤叹
-
蝶恋花 米芾 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 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 霭霭春和一海市,翱戴三山,顷刻随轮至。 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激励最美古诗词,内容包括表达励志最美诗词,最励志的古诗词,“美好励志”的诗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颜真卿《劝学诗》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
-
【原题】:朝鲜儿歌(予饮周检校宅,有二高丽儿歌舞者)
-
水色含群动,朝光切太虚。年侵频怅望,兴远一萧疏。猿挂时相学,鸥行炯自如。瞿唐春欲至,定卜瀼西居。
-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作品赏析【注释】:这是一首画面优美、引人入胜的小诗。它把读者引入一座幽静无人的园林,在蒙蒙丝雨的笼罩下,有露出水面的菱叶、铺满池中
-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
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野烟荒草路。先生柱杖来看汝。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长被儿童敲火苦。时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结亭三四五。会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默写寄语,内容包括关于“孩子寄语”的古诗词,按要求默写诗句,格言,用古诗词赠言。1. 《春日》北宋· 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2. 《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