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清·徐珂
蔡磷,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②,敦风义③。有 友某以千金寄④之,不立券⑤。亡何⑥,其人亡。蔡 召⑦其子至,归之。愕然⑧不受,曰:“嘻! 无此事也, 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⑨语⑩我也。”蔡笑 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11)知我,故不语郎君。”卒 辇(12)而致(13)之。
【注释】①本文选自清稗类钞·敬信。徐珂(1869年—1928年),原名昌, 字仲可,浙江杭县(今杭州)人。旃,音zhān。
②〔诺责〕诺言和责任。
③〔敦风义〕重视情谊。
④〔寄〕寄存,寄放。
⑤〔券〕书面证明。
⑥〔亡(wú)何〕没多久。
⑦〔召〕召唤,召集。
⑧〔愕(è)然〕很吃惊的样子。
⑨〔未尝〕未曾。
⑩〔语〕告诉。
(11)〔而翁〕你的父亲。而,同“尔”。
(12)〔辇(niǎ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
(13)〔致〕归还。
【译文】蔡璘,字勉旃,吴县人。很注重诺言和责任,对情谊很忠厚,笃实。有 一位朋友将很多钱寄放在他那里,没有立字据。没过多久,这位朋友就 死了。蔡璘呼唤那人的儿子来,(把钱)还给他。(那人的儿子)感到惊讶 没有接受,说:“哎,没有这件事呀,怎么会有寄放那么多钱却不立字据的 人呢?况且,我的父亲也没有告诉过我(这件事)呀。”蔡璘笑着说:“字据 立在心中,不是立在纸上。你父亲很了解我(的为人),所以没有告诉 你。”于是便用车子(把钱)运到(那人)家中。
字数:638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456-457页.
-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作品赏析【注释】:此词写夏日傍晚,阵雨已过、月亮升
-
天风淅淅飞玉沙,诏恩归沐休早衙。遥知清虚堂里雪,正似薝卜林中花。出门自笑无所诣,呼酒持劝惟君家。踏冰凌兢战疲马,扣门剥啄惊寒鸦。羡君五字入诗律,欲与六出争天葩。头风已倩檄手愈,背痒却得仙爪爬。银瓶泻油
-
闲夜思君坐到明,追寻往事倍伤情。|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闲夜思君坐到明,追寻往事倍伤情。》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一首描述自然景观的诗歌作品。全词描写了风声、树叶声与情感的关联。这首诗以风声与树叶声作为象征,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愤懑和不满。诗的结构紧凑,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有力。这首诗反映了苏轼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独特表达能力。
-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余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
题都城南庄 作者: 崔护
-
元朝统一中国后,在中原地区实行行中书省制(即行省制),而在边疆地区实行土司制。在贵州境内,取消了相对独立的地方政权如罗殿国等,对统治范围较大的少数民族首领,设宣慰司、宣抚司或安抚司,较小的设长官司。统
-
《夜半乐》 年代:宋作者:柳永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 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 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
此词上片开始二句先从游子远归即赋别离说起。春风如醉,香气似熏;陌上相会,情意绵绵,此处系用江淹《别赋》句意:“闺中风暖,陌上草熏。”遗憾的是游子来去匆匆,才相会又将赋别离,惜别者的眼中,那连绵不断的碧草,似乎深锁着无限离愁,使人触景伤情
-
《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这首《陇西行》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泪下 首二句以精炼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