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诗词之《木犀》全诗原文鉴赏
朱淑真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朱淑真这首咏木犀七言绝句称赞木犀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弹压西风擅众芳”是说木犀花开是秋季,不畏西风,而又超越众芳,擅居众芳之首。秋风萧瑟,百花凋零,能耐住霜寒的花委实不多,因而也就显得格外珍贵。“十分秋色为伊忙”则是对木犀花的进一步赞美,木犀花是秋色的代表和象征,好象整个秋天的美色都集中于木犀花一身,没有了木犀花,秋天也就没有了颜色。这两句是写其形与色,并不是从正面着笔,而是从侧面烘托,使人感觉到木犀花的不同异常之处,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木犀即桂花,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深绿色、椭圆形,秋季开花,有黄、白、红诸色,细小如粟粒但却香气浓郁,人们常折来瓶供,“玉壶贮水花难老”(李纲丑奴儿·木犀)。朱淑真也是将桂花折来窗前,“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最末一句点出爱木犀之意,原来是心香相通。赏桂花之作颇多,称赞桂香更属常见,朱淑真这首诗独到之处,就在于它不仅强调了桂花开放在秋风吹动之时,而且明白宣称自己心香与花香共通。是木犀花香沁入心田,还是心田香的感觉是由木犀花香而引发,自然难以辨清。二者互相感发,倒是有可能的。实际上既是心为木犀花而陶醉,同时,也是对木犀花的高度赞美。朱淑真又有一首菩萨蛮咏木樨的词,写道“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朱淑真这首咏木犀词上的上片强调的是木犀花的香,群芳无有敢当者,下片写木樨花乃天上种,飘落人间。木犀虽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但以香味浓烈见长。歌颂了木犀花擅众芳的独特之处。字里行间,也寄托了作者自己情愫。这种情愫与木犀诗中所流露的自我赞美之意无疑也是相通的。不同流俗,自有特性。这在封建社会中的女子身上尤为难能可贵。
咏物之作,贵在有寄托,状物写形,不仅描绘出物的形态,而且还要写出物的精神,这才是咏物之作的上乘。朱淑真的这首咏木犀诗作可以说是作者擅众芳精神的写照,体现了处在封建社会中女性对自我个性的肯定与追求,虽然这种肯定和追求还是比较微弱的,但毕竟是应予以赞扬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鲲古诗词,内容包括古诗词中的“鲲”,关于鲲的有气势的诗句,古诗词中的“鲲”。鲲(kūn):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一鹏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当属《庄子》。庄周在其《庄子-逍遥游》中说:“北冥有鱼,其名为
-
绝: 断绝、没有。伦: 同类、同辈。意思是同辈(类)中所没有的。语出《三国志·蜀志·关羽传》。 三国时期,刘备在西取巴蜀时收服了猛将马超,远在荆州的关羽听说后心中很不平衡,就写信给刘备说:“听说马超武
-
这首词几乎全是抒吐对往日恋情的回忆,一双爱恋的人两情相许、郑重盟约的情境,深挚动人。词人对当时景象的宛然追忆,浸透了离别的酸楚。 词的上片主要是写景与追忆往昔。“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燕子归来,群花凋谢,又过了清明时节,首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4347】历史的地理枢纽(〔英〕哈尔福德·麦金德著,周定瑛译,陕西人民出版社,74 2万字,2013年9月第1版,16元)三部分:[1]麦金德的部
-
古文观止·《左传》·郑子家告赵宣子 (文公十
-
邯郸市博物馆里,那些散发着动人辉光的文物,从历史深处款款行来,向我们传递着先人的情怀与智慧,给人以触动和启发。 一 愈
-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
洪咨夔《狐鼠》 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 ① 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 ② 吏鹜肥如瓠,民鱼烂欲糜。 ③ 交征谁敢问,空想素丝诗。 ④ 【注释】 ①狐鼠:“城狐社鼠”的省语,出自《韩非子》。本指城墙上
-
经典美文读一读可以陶冶性情,以下的经典美文大全,请继续往下阅读: 经典美文大全【1】 梦里花开了又落,你来了又走,渐行渐远的是熟悉的身影。明日,是海鸟和鱼的距离,是天涯与海角的距离。逝水无痕,风轻云淡之际,再回首往事,只见灯火阑珊人影渺茫。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