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释: 饐而餲: 饐(yi)、餲(ai) 饮食经久而腐臭。馁, 败: 馁(nei), 鱼腐烂叫“馁”, 肉腐烂叫“败”。不时: 不是该当吃食的时候。割不正:“割”和“切”不同。“割”指宰杀猪牛羊时肢体的分解。古人有一定的分解方法, 不按那方法分解的, 便叫“割不正”。食气: 食(si); 饭料。
句意: 粮食不嫌春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霉烂发臭,鱼和肉腐烂,都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该当吃食时候,不吃。不是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不吃。没有一定调味的酱醋,不吃。
席上肉虽然多, 吃它不超过主食。
只有酒不限量, 却不至醉。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
吃完了, 姜不撤除, 但吃得不多, 适可而止。
春秋·孔子论语·乡党
-
[汉]民歌 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伐之。狗吠不惊,足下生嫠。含哺鼓腹,焉知凶灾。我喜我生,独丁斯时。美矣岑君,于戏休兹。 《后汉书·冯岑贾列传》记载:岑君,即魏郡太守岑熙,他到魏郡任所之后
-
【原题】:闰十一月东行腊月立春夜秀州船场玩月甲辰正月廿四日出都城廿七日晓行即事
-
【原题】:自抛渡未尝惊恐次公安舟为疾风倒吹几不能返自江行未尝阻风将次沙市风留三日
-
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先生醉卧此石间,万古无人知此意。
-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
学不期言也,正其行而已;行不期闻也,信其义而已。|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学不期言也,正其行而已;行不期闻也,信其义而已。》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上一句:不薄今人爱古人,
全诗: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下一句:时人爱古人并不少,只要作品清丽就能获得赞赏。
翻译:
上一句:现今的人们对古人并不吝啬赞赏,
全诗:现今的人们对古人并不吝啬赞赏,只要作品清丽就能获得赞赏。
下一句:时人爱古人并不少,只要作品清丽就能获得赞赏。
意思:
-
寇准《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①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②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③ 【注释】 ①引望:引领而望,伸颈远眺。杳杳:深远貌。②断霭:时
-
论题解析 [解题]博学(erudition),即广泛地学习,也可指学识渊博。博学者知识丰富,胸襟远大,思路开阔,能成就大业。博学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深入钻研。 [析题]什么是博学?博学有些什么样的表现?
-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关于描写“场景记叙·别亲送友·言谈表意”类的诗句。 兰花枯衰的时节,在咸阳道上送别远行的金铜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