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岑君歌》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汉]民歌
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伐之。狗吠不惊,足下生嫠。含哺鼓腹,焉知凶灾。我喜我生,独丁斯时。美矣岑君,于戏休兹。
后汉书·冯岑贾列传记载:岑君,即魏郡太守岑熙,他到魏郡任所之后,广为招聘隐姓埋名的贤才,采取无为而治,使人民休养生息。人民创作了这首歌谣,歌颂岑君的政绩, 乐府诗集把它收在杂歌谣辞中。
岑君歌是一首四言诗,全诗十二句,前四句以幽默欢快的笔调,从大处着笔,歌颂岑君治理魏郡的政绩。其中“枳棘”为带刺的丛生灌木,暗喻强盗充斥,人民生活如坐针毡; “蟊贼”为侵食禾稼的害虫,暗喻贪官污吏鱼肉人民:“伐之“、“遏之”,语意双关,含蓄隽永,唱出了岑君为民除害的政绩。中间四句,又以工笔画手法,细致的描绘出“农家乐”图象:看家狗空吠门前,无所事事,致使足下生毛;人民吃着果脯,鼓腹而游,怎么也感知不到天灾人祸了。最后四句,人民的歌手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引吭高歌,喜悦之情,赞美之意,溢于言表。
纵观全诗,含蓄到直率,层层递进,前后辉映,它说明人民不仅是讽刺的能手,也是歌唱的行家,人民的爱憎永远是鲜明的。
-
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
【注释】 选自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 羚羊挂角:据说羚羊夜间栖息,为防范别的野兽侵害,以角挂树枝而眠,树上不留一点爬行的痕迹。 玲珑:明澈的样子。 凑泊:拼凑。 【赏析】 严羽是南宋诗论家,“为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
江干日清旷,寓目一搘筇。落叶信流水,归云识旧峰。兰荪谁共采,凫雁自相從。莫爱苹风起,波来千万重。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
西鄂该通理,南阳擅德音。玉卮浮藻丽,铜浑积思深。忽怀今日昔,非复昔时今。日落丰碑暗,风来古木吟。惟叹穷泉下,终郁羡鱼心。
-
[清]艳雪逝水韶华去莫留,漫伤林下失风流。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这是清代女
-
客难 ① 东方朔曰: “苏秦、张仪壹当万乘之主 ② ,而身都 ③ 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 ④ 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⑤
-
两首诗都有趣地运用重复的词语,表现一种回旋反复的美:第一首开头两句的第一字和第六字相同,第二首开头两句的第一字与第三字相同。王勃将陆与水相对,这是最普遍持久的对偶之一。在第一首诗中,诗人已经感伤于江水及其对离别的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但是
-
(皋陶谟) 上天的视听,是依从人民的视听。上天扬善惩恶,也是根据人民的意向而决定。国君理政也要尊循民意。 皋陶认为是非善恶,天民相同。人民的耳目就是上天的耳目。“聪明”指视听,即所谓耳聪目明。
-
沅水驿(四首之二)去国日以远,登楼思故乡。雨来江气白,日出市烟黄。岛屿秋逾静,轩窗晚更凉。凭高凝伫久,槐影下微阳。题解作者乘船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