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鸡鸣》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汉]民歌
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荡子何所之?天下方太平。刑法非有贷,柔协正乱名。黄金为君门,碧玉为轩堂。上有双樽酒,作使邯郸倡。刘王碧青甓,后出部门王。舍后有方池,池中双鸳鸯。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路旁。黄金络马头,颎颎何煌煌!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此诗首见于宋书·乐志,是经过魏晋乐府机关修改的汉乐府古辞,在乐府诗集中属于相和歌辞·相和曲。这是一首暴露豪门贵族盛衰无常的汉代民歌。有汉一代,许多外戚重臣,如霍光、李广利等,出身寒贱,游手好闲,一旦凭借裙带关系受到宠重,马上就位高爵重,势焰熏天,骄奢淫佚,不可一世。然而,冰山易倒,盛极必反,转眼之间,身败名裂,家破族灭。民间歌手对这种变幻无常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艺术概括,唱出了鸡鸣之篇,反映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的黑暗现实,表达人民群众对作威作福的权贵的痛恨心情。
全诗分作三段,第一段为总提,第二、三段为分写。
篇首六句为第一段。 “鸡鸣”二句状盛世之景, “荡子”四句写荣枯之因。 “柔协”, 安抚顺从者;“正乱名”,惩治破坏纲纪者。言外之意, “荡子”的命运掌握在操有生杀予夺大权的天子之手,他们有荣华富贵之福,也有杀身害家之祸,从而为下文分写盛衰张本。
自“黄金为君门”至“颎颎何煌煌”为第二段,上承“柔协”二字写“荡子”的隆盛。这些寒门出身的“荡子”攀龙附凤,暴富骤贵,放情纵欲,挥霍无度,不仅广畜歌舞伎女,而且肆意僭越名分。 “闻我殿东厢”以上十二句,通过铺陈宴饮之盛、声色之乐、宅第之丽、林苑之美来暴露新贵生活的豪奢淫糜,暗含对挥霍民脂民膏的犬鹰的极大不满。“兄弟四五人”以下六句,写新贵炙手可热的势派。弟兄同任要职,写出权势之强;群贵衣锦还家,写出派头之大。
从“桃生露井上”到诗末为第三段,上承“正乱名”三字写“荡子”的衰败。“荡子”随心所欲,无所顾忌,所作所为超出了最高统治者的容忍限度,就会招来灭顶之灾。往昔鼎盛之际,满门尊贵,朋党比周,附势者趋之若鹜;今日衰亡之时,大祸临头,树倒猢狲散,趋炎者避之若仇,即便是骨肉兄弟也是见死不救、各自保命。这里使用了比兴反衬手法,前四句以井上桃李从反面作比,后二句从正面托出本意。比喻,形象生动,通俗浅近;反衬,揭露深刻,鞭辟入里。簪缨之族天良丧尽,人性灭绝,骨肉之间只能同富贵,不能共患难,甚至为趋利避害而不惜嫁祸于人,骨肉相残,社会上的有情之人倒不如自然界的无知之物!
这首诗歌结构上有分有合,条理分明。总括处提纲挈领,涵盖全篇;分写处多姿多彩,各尽其妙。上下贯通,前后照应,使全诗凝聚为一个天衣无缝的有机整体。艺术表现手法方面,除赋、比、反衬等常用手法外,特色独具的是精湛的讽刺艺术,明刺、暗讽,似褒实贬,对比之中见讽意,多种手法综合运用,收到了很好的讽刺效果。以李代桃僵反衬骨肉兄弟的各自保命,揭露上流社会的世态炎凉,言简意豁,为明刺。多方铺写贵族的豪奢生活和显赫势派,流露出作者的憎恶之心,暗示了新贵的好景不长,不着一个贬词而嘲讽之意自显,为暗讽。如果说这种暗讽由于寓意隐晦而不易明晓的话,那么,拿得势的荣耀和失势的戮辱加以对比,强烈的讽刺意味就昭然若揭了。开篇描摹升平景象并明言“天下太平”,好象要为盛世大唱赞歌。而通观全篇,就会发现升平背后暗藏杀机,福禄底下潜伏祸患,权豪势要盛衰无常,朝不保夕。太平盛世并不太平,实在是对太平盛世的莫大讽刺。
-
【原题】:张生示予咏菊诗且古之作者迟晚之意颇同体状之功未尽因书一绝以答之
-
【注释】:本篇是旅客怀乡的诗,用小麦不宜种在高田,比人不宜住在他乡。《古诗赏析》评:“他乡最易憔悴,说得极直捷,而其故却未说破,又极含蓄。”
-
这诗是寄给朋友卫叔刚的。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友谊的赞美。二月的江南,春光明媚,诗人用酒色喻春意,不仅写出了春光的丽,而且富有意趣,读着令人陶醉。在这美好的春光里,诗人与友人大都怀着美好的心情。古人常说,人生难得三全:好景致,好心情,好朋友。而诗人与卫叔刚在一起,就得到过三全。所以,他写了美好的回
-
【注释】:作于1927年
-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枝树。”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枝树。 【出处】唐王维《 漆园 》 【意思】古代庄子不是傲慢的官吏,自知缺乏才能于治国无补。偶然依托做一个漆园小官,便乐得盘旋自适伴几棵树。 【全诗】
-
古文观止·苏辙·黄州快哉亭记① 江出西陵②,
-
对芳树 韦应物 迢迢芳园树, 列映清池曲。 对此伤人心, 还如故时绿。 风条洒余霭, 露叶承新旭。 佳人不可攀, 下有往来躅。 韦应物诗
-
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海路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胡雏吹笛上高台,寒雁惊飞去不回。尽日春风吹不散,只应分付客愁来。
-
河光岳色过秦关,英气飘飘酒满颜。贾谊书成动西汉,谢安人笑起东山。亨途去觉云天近,旧隐回思水石闲。此道圣朝如不坠,疏封宜在立谭间。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逝者都如河水。有的人如河水流过就流过了,而有的人如河水流过去了却时时被人忆起。 ——题记 雨声里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