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枝树。”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枝树。”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枝树。 【出处】唐·王维漆园 【意思】古代庄子不是傲慢的官吏,自知缺乏才能于治国无补。偶然依托做一个漆园小官,便乐得盘旋自适伴几棵树。 【全诗】 漆园 .[唐].王维.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枝树。 【鉴赏】  诗的前两句,反用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的诗意。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载,庄子曾为漆园吏,楚威王遣使聘他为相,他不干,反而对使者说:“子亟去,无污我!”这就是后世所称道的庄子啸傲王侯的故事。郭璞称庄子为“傲吏”,其实是赞美他。王维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说庄子并不是傲吏,他所以不求仕进,是因为自觉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这也是一种赞美,不过换了个角度罢了。显然,王维是借古人以自喻,表白自己的隐居,也决无傲世之意,颇有点看穿悟透的味道。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做漆园吏这样的“微官”呢?三、四句“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含蓄地透露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这两句意思说,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不过是形迹之“偶寄”而已。在王维看来,只要“身心相离,理事俱如”(与魏居士书),便无可无不可了。做个漆园吏,正好可借漆园隐逸,以“婆娑数株树”为精神寄托,这样不是也很不错吗?
猜你喜欢
  • 骆宾王《晚泊河曲》全诗赏析

    三秋倦行役,千里泛归潮。通波竹箭水,轻舸木兰桡。金堤连曲岸,贝阙影浮桥。水净千年近,星飞五老遥。叠花开宿浪,浮叶下凉飙。浦荷疏晚菂,津柳渍寒条。恓惶劳梗泛,凄断倦蓬飘。仙槎不可托,河上独长谣。

  • 《竹刀》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谁要是看惯了平畴万顷的田野,无穷尽地延伸着棋格子般的纵横阡陌,四周的地平线形成一个整齐的圆圈,只有疏疏的竹树在这圆周上划一些缺刻。这地平的背后没有淡淡的远山,没有点点的帆影,这幅极单调极平凡的画面乃似

  • 杜甫《陪王汉州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房琯刺汉州时》全诗赏析

    旧相恩追后,春池赏不希阙庭分未到,舟楫有光辉。豉化莼丝熟,刀鸣鲙缕飞。使君双皂盖,滩浅正相依。 作品赏析【鹤注】当是广德元年春至汉州时作,故云“春池赏不希”西湖在汉州,即所云城西池也。又曰:《

  • 里仁·《论语》原文注释与鉴赏

    《论语·里仁》篇着重论仁,思考层层深入,进入到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因而弄通本篇内容对于理解孔子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 老舍《英国人》作品赏析|导读

    英国人据我看,一个人即使承认英国人民有许多好处,大概也不会因为这个而乐意和他们交朋友。自然,一个有金钱与地位的人,走到哪里也会受欢

  • 《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韩非子·自相矛盾》全文、注释和鉴赏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难一》) 【鉴赏】

  •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鉴赏原文和赏析

    李清照 念奴娇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

  • 山水名胜诗之《失题二首》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宋)苏轼 足蹑平都古洞天, 此身不觉到云间。 抬眸四顾乾坤阔①, 日月星辰任我攀。 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岁月闲。 午梦任随鸠唤觉②, 早朝又听鹿催班。 【题解】 丰都山又名平都山,在丰都县城东

  • 李白《横江词其四》全诗赏析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作品赏析来一作东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