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吕虔佩刀”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艺文类聚卷六十引晋中兴书 (南朝宋·何法盛撰) 曰:“初,魏徐州刺史吕虔有佩刀,王相之,以为必三公可服此刀。虔谓别驾王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晋书·王祥传亦载,后有“祥固辞,强之乃受。祥临薨 (hong),以刀授(王) 览,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览后弈世多贤才,兴于江左矣。”
释义用法魏时徐州刺史吕虔有佩刀,让技工来鉴定,说只有位居三公的人才可佩此刀。吕虔认为王祥以后可至三公,将此刀赠与王祥,后来王祥果位居三公。后以此典称颂人官居高位或有官居高位之分。
用典形式
【吕刀】 清·归庄:“有志投班笔,无缘佩吕刀。”
【吕虔刀】 唐·杜甫:“前军苏武 节,左将吕虔刀。”宋·杨亿:“平生林壑志,误佩吕虔刀。” 明 ·李攀龙:“自有吕虔刀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
【识佩刀】 明 ·李东阳:“岁月供铅椠,交情识佩刀。”
【贻佩刀】 唐·卢象:“谢朓出华省,王祥贻佩刀。”
【重佩刀】 清·徐倬:“凭君宦达还须早,世路由来重佩刀。”
【宰相刀】 唐·元稹:“望有经纶钓,虔收宰相刀。”
【吕虔佩刀】 唐·杜牧:“王粲暂投笔,吕虔初佩刀。”
【传家宝刀】 唐·罗隐:“盛业传家有宝刀,况闻余力更挥毫。”
【宝刀世载】 北周 ·庾信:“宝刀仍世载,雕戈本旧传。”
【王祥得佩刀】 唐·李商隐:“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唐·元稹:“李广留飞箭,王祥得佩刀。”
【佩刀世三公】 宋·陆游:“此梦怪奇君记取,佩刀犹得世三公。”
【佩刀成气象】 唐·杜甫:“佩刀成气象,行盖出风尘。”
-
[宋] 秦 观 纤云弄巧 ② ,飞星传恨 ③ ,银汉迢迢暗度 ④ 。金风玉露一相逢 ⑤ ,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⑥ ,忍顾鹊桥归路 ⑦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⑧ 。 〔注释〕
-
【注释】: ②吾道:指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九域:指中国,我国古书记载,古分天下为九州,故有此称。 ③大孤山:在江西省九江市东南鄱阳湖中,正当湖水流入长江之处。小孤山:在江西省彭泽县北长江中,与大孤山遥遥相对。
-
这是一首写羁旅行役的词。“丹阳”在今江苏,而作者宋褧的家乡却在燕山脚下,他为何千里迢迢到江南来?据其身世来推测,最合理的答案似乎应该是——宦游。
-
西方文学·《尤利西斯》 爱尔兰小说家詹姆士·
-
今之教者,呻 ① 其占毕 ② ,多其讯 ③ 言,及于数 ④ 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 ⑥ ,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 ⑦ 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
-
【原题】:宋文约有谒於邡江不遂而归复用韵见贻以此答之
-
未济第六十四 【题解】 未济卦为异卦相叠(坎下离上)。上卦为离,离为火;下卦为坎,坎为水。火处水上,火势压倒水势,救火之事
-
蔡肇《题李世南画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②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③ 【注释】 ①李世南:字唐臣,安肃(今河北徐水)人。明经及第,官终大理寺丞。善画山水寒林。与蔡肇、苏轼、
-
作者: 金其 《吴越春秋》六卷十篇(或作十卷),作者赵
-
荆歌的书法在国内文学圈有一号。他的章草小字,秀外慧中,步步为营,既有禅意,又富才情,让你不得不喜欢。看他现场写字,也是一种享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