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①,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安得不受祸?故见疏者妒,妒其形己也;见悦者亦妒,妒其妒己也。然则奈何?曰:居宠则思分而推之以均众,居尊则思和而下之以相忘,人何妒之有?缘分以安心,缘遇以安命,反己而不尤人,何妒?人之有此,入宫入朝者之所当知也。
【译文】有人问:“共同侍奉一个人,没有不嫉妒的,为什么呢?”回答说:“人的才能、性情、行为、容貌、辞色各不相同,被侍奉的人必然喜欢那些善侍奉他的人,厌恶那些不善侍奉他的人。善侍奉的就被喜欢,不善侍奉的则被疏远。我所以被疏远,是因为他善于侍奉而造成的,哪能不嫉妒呢?既然产生了嫉妒之情,怎能不相互倾轧呢?相互倾轧,怎能不遭受祸患呢?因此,被疏远的人嫉妒,嫉妒那些使自己相形见绌的人;被喜欢的人也嫉妒,嫉妒那些嫉妒自己的人。”“那么怎样做才好呢?”回答说:“居于受宠的地位则想着分一些恩宠给众人,使大家均沾恩宠。居于尊贵地位则想着让下面的人和睦相处而忘掉彼此,这样人们怎么还会有嫉妒之情呢?安心于自己的缘分,安命于自己的际遇,反求诸己而不怨恨别人,这怎么会嫉妒呢?人应有这样的修养,这是入宫入朝的人应当知道的。”
注释
【注释】①见悦:被喜悦。
-
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内翰执事: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 2 。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为枢密副使,执事与余公、蔡
-
《酒泉子》·潘阆 潘阆 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异花四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别来隋柳几经秋,何日得重游。 潘阆《酒泉子》共十首,其一二忆钱塘,其三四忆西湖,其五至十分
-
其文博辩而深切,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其文博辩而深切,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慎子·君臣》) 【注释】 数:礼数,仪节,指规定。 【译文】
-
【原题】:伯量同二弟欲见访湖庄以诗告至褒拂过情辄次其韵
-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
【注释】 选自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日:每日。 涉:入。指进入园中散步。 成趣:趣味自生,成为快乐的事。 策:拄。 扶老:鸠杖。 流憩(qì):周游,休息。 矫首:抬头。 遐观:远观。 以:而。
-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 选自《论语·子罕》第十九章。 为山:堆土成山。 篑:盛土的竹筐。 止:停下来。 平地:平整土地。 覆:倾倒。 【赏析】 孔子认为学习和道德修养是一个不断深入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决不能浅尝辄止。
-
临济川之鲁淮,览洪波之容裔。濞腾扬以相薄,激长风而亟逝。漫浩汗而难测,眇不睹其垠际。于是龟龙神嬉,鸿鸾群翔,鳞介霍驿,载止载行,俯唼菁藻,仰飧若芳,永号长吟,延首相望。美玉昭晰以耀辉,明珠灼灼而流光。
-
【题 解】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次,停泊。由于诗人是洛阳人,一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