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屏营忧木》意译和解说
——定庵全集
【注释】
①网摩氏:作品中虚拟人物。②胥摩氏:作品中虚拟人物。③柞(zuo):即柞木,一种生长较缓慢的小乔木,木质坚硬。④柘(zhe):落叶灌木或乔木,树皮灰褐色, 有长刺,花小, 果实球形。叶可喂蚕。木质坚而细致。
【意译】
网摩氏栽种了一种树木,长了七年还不茂盛,有时为此担忧起来。一个聪明人劝告他说: “不必担忧!一旦繁茂长大成材,它将会高出云际,参天直立。”胥摩氏也栽种了一种树木,三天就长得像柱子那样挺拔。那株树苗,一天就生机勃勃,三天就枝叶茂盛,七天就高与天齐了。但他有时为它成材过早担忧起来。一位智能超凡的人对他说: “您这是像爱桃、李、柞、柘这些一般生长慢的树那样看待这种树啊。假如您只用网摩氏栽种的树的生长速度来要求这种树,那就更不合适了。”一百天过去了,胥摩氏仍然惶恐地忧虑自己的树木。当初栽树时, 忧虑它长不成材; 等它成材了, 却又不能认识它了。
【解说】
本篇故事以植树比喻培育人才和选拔人才的道理。作者曾在他的乙丙之际著议第九一文指出,历史发展到 “衰世”,“才士与才民出, 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僇(杀)之。”清朝末年扼杀人才的风气已盛,因为人才的兴起,必然“华参于天”,这对封建统治将会形成威胁,造成动摇统治的不利后果。胥摩氏的“屏营忧木”就充分表现出他本人是个“庸才”,他名义上在培养人才,实际上又害怕人才的茁壮成长,这种忧木参天的思想情绪,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压抑、束缚人才的思想,也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辈出的恐惧心理,当才士才民脱颖而出之时,正是统治者督之、缚之、僇之以扼杀人才之际。所谓人才,指在某专业领域有着超越一般的研究和创造能力的人,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破格选拔人材是人们所希望的,古今中外,多少大贤大才的成就就是靠优良的环境栽培、靠无私的人大力推举出来的,像胥摩氏那样按常规用老眼光观察新事物的人,即使有良好的愿望,也得不到真正发挥作用的人才的。
【相关名言】
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
——王符
-
六合之内,可行动天地,感鬼神,非诚信不可。|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六合之内,可行动天地,感鬼神,非诚信不可。》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全诗】 《 夜雪 》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翻译】昨夜开始 纷纷扬扬下起大雪,诗人初觉衾枕增寒,又时时听到院子中厚重的积雪 弯折竹子的劈啪声,天明
-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
春闺思 作者: 张仲素 【
-
褚少孙 魏文侯 (1) 时,西门豹为邺令 (2) 。豹往到邺,会长老 (3) ,问之民所疾苦 (4) 。长老曰: “苦为河伯 (5) 娶妇,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 “邺三老、廷掾 (6) 常岁赋敛
-
漾舟千山内,日入泊枉渚。我生本飘飘,今复在何许。石根青枫林,猿鸟聚俦侣。月明游子静,畏虎不得语。中夜怀友朋,乾坤此深阻。浩荡前后间,佳期付荆楚。 作品赏析【鹤注】当是永泰元年,去成都经嘉州下忠渝时
-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出处】唐元
-
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
-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读这首《临安春雨初霁》,也许会以为它并不是出自“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陆放翁之手。诗
-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名言: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注释: 从: 跟从着。恶: 讨厌。 句意: 爱别人的人, 别人一定会跟着爱他; 为别人谋利的人, 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