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则厮役之人至; 若恣睢奋击, 呴籍叱咄, 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注释: 郭隗(wei): 燕国贤士。帝者: 想成帝业的人。处: 相处。诎指: 不坚持自己的意见。诎通“屈”, 指通“旨”。事: 侍奉。北面: 面向北。古时候师坐北而面南。百己者: 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嘿: 通“默”。什: 同“十”。冯几: 靠着搁几。眄(mian) 视指使: 斜着眼睛示意, 用手指头指使人。恣睢奋击: 瞪眼睛, 拔拳头。呴(xu) 籍: 喘着气顿脚。叱咄: 大声斥责。徒隶: 此指唯命是从的奴才。服道: 行王道。
句意: 郭隗先生回答说:“想成帝业的人以贤者为老师而与他相处, 想成王业的人以贤者为朋友而与他相处, 想成霸业的人以贤者为大臣而与他相处, 亡国之君把贤者视作奴仆而与他相处。不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侍奉贤者,面向北, 恭恭敬敬地拜贤者为师, 接受他的教诲, 那么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就会来; 行动在贤者前, 休息在贤者后, 最先向贤者虚心请教, 最后才住口停问, 那么比自己强十倍的人就会来; 别人怎么干, 自己也怎么干, 那么和自己能力相等的人就会来; 靠着搁几, 拄着手仗, 斜着眼睛示意, 指手划脚指挥人, 那么供人使唤的仆人就会来; 如果瞪眼睛, 拔拳头, 暴跳如雷地大声斥责人, 那么唯命是从的奴隶就会来。这是古代行王道得人才的方法啊。
战国策·燕策·燕召王收破燕后即位
-
作者: 顾志华 《艺文类聚》是唐初编辑的一部大类书。
-
《夫性情之德,则尽人有之.而君子致之者,其功在省察、存养,而乃以经纬乎天地.》什么意
《夫性情之德,则尽人有之。而君子致之者,其功在省察、存养,而乃以经纬乎天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清·王夫之
-
《先秦散文·战国策·苏厉说白起勿攻梁(西周策)》原文鉴赏
-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所谓亡国之音。它之被认定为亡国之音,有两个相互关连的依据。第一个依据是它的诞
-
范成大:志岩洞(节选) 范成大余尝评桂山之奇,宜为天下第一。士大夫落南者少,往往不知,而闻者亦不能信。余生东吴,而北抚幽蓟,南宅交广
-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
交友类名言赏析《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作者: 蓝开祥 【本书体例】
-
赣西宜丰县云峰坛南麓,有一座连绵不断的竹林山,叫罗家山。山上竹林似海,郁郁葱葱,山脚下就是我的老家。我生长在竹林深处,从小就与竹子
-
衰容禁得无多酒,秋鬓新添几许霜。纵有风情应淡薄,假如老健莫夸张。兴来吟咏从成癖,饮后酣歌少放狂。不为倚官兼挟势,因何入得少年场?
-
凡对一个问题希望有完善的解决,一定要有争辩,一定要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意见越多,争辩越细密,就越能解决问题。 ——徐特立《历史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学术问题贵乎争辩,愈辩愈明,不宜一遇袭击,就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