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战国策·苏厉说白起勿攻梁(西周策)》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战国策·苏厉说白起勿攻梁(西周策)原文鉴赏
苏厉谓周君曰①:“败韩、魏,杀犀武②,攻赵,取蔺、离石、祁者③,皆白起④。是攻用兵⑤,又有天命也。今攻梁⑥,梁必破,破则周危。君不若止之。”谓白起曰:“楚有养由基者⑦,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⑧。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⑨,一发不中,前功尽矣!’令公破韩、魏,杀犀武;而北攻赵,取蔺、离石、祁者,公也。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⑩,过两周(11),践韩(12),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公不若称病不出也。”
【注释】 ①苏厉:战国纵横家苏秦之弟。 ②犀武:魏将。 ③蔺:地名,在今山西离石西。离石:地名,在今山西省。祁:地名,今属山西。三地战国时均属赵。 ④白起:秦国名将,以功封武安君。⑤是:实。攻:精,巧。 ⑥梁,即魏都大梁。 ⑦养由基:楚人,以善射著名。养为姓:由基为名。 ⑧支左屈右:古代善射法。 ⑨拨:不正。钩:弯曲。 ⑩塞:关塞,秦为四塞之国,出塞即离秦。(11)两周:西周和东周。 (12)践:临,到。此意为经过。
【今译】 苏厉对西周君主说道:“打败韩国和魏国,杀死犀武,又进攻赵国,占领了蔺、离石和祁,这都是白起干的。白起的确善于用兵,而且又有天命相助啊。如今他率兵攻打大梁,大梁必定会被攻陷;大梁一被攻陷,西周可就不保险了。您不如让我劝白起别干。”于是苏厉受命去见白起,对他说道:“楚国有个叫养由基的,善于射箭。他在距离柳叶一百步之外,箭射柳叶,百发百中。旁边的人看了都为养由基叫‘好’。当时有个人正走过这里,他说道:‘射得不错,可以教你射箭了。’养由基说道:‘别人都叫好,你却说可以教你射箭;你何不射几箭让我瞧瞧!’这个人说道:‘我不会教你射箭的窍门。你射柳叶百发百中,然而却不会休息。过一会儿,你精疲力尽,弓也歪了箭也弯了,一发不中,就会前功尽弃!’如今您战败了韩国、魏国,杀掉了犀武;而往北进攻赵国,夺取蔺、离石、祁的,也是您哪。您立下的战功累累!现在您又率领秦军离开秦境,穿越东周西周,经过韩国,以便攻打大梁,要是这一次进攻未能取胜,那您就会前功尽弃了。您还不如托说有病不出马!”
【集评】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前后只复写白起兵功二遍,却于中间描画善射者百发百中,一发不中,而意已尽出,此为最善用笔也。”
【总案】 在战国时代,战事即起之前往往是谋臣策士施展身手、显示辩才的大好时机。本文所写即是秦魏之战前夕,苏厉自告奋勇向秦将白起展开的一场语言攻势,表现了他能言善辩、消兵弥祸的才能。
文章仅仅记叙了苏厉向周君请命与对白起劝谏的两次进言,两次进言中又都详述了白起的累累战功。然而言辞重复,用意却不相同。前者意在突出白起领兵的破坏力和威胁性,以便引起周君的警戒心理;后者意在强调白起百战百胜的赫赫功勋,以期勾起白起的顾惜之念。善于利用相同的材料为不同的论旨服务,是本文的一个特点。其次,文中插入养由基的故事,以一发不中而百发百中之功尽弃,生动说明了一攻不得而百战百胜之功尽灭的道理,从而诱使白起按照论者的“教射”之道“称病不出”。设喻贴切,构思巧妙,增强了论辞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
【3683】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美〕马塞洛•格莱泽著,曾大为、刘勇军译,25 4万字,2017年11月第1版,45元)△这是一部跨越
-
我迁于揭阳,君先揭阳居。揭阳去京华,其里万有余。不谓小郭中,有子可与娱。心平而行高,两通诗与书。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及我迁宜春,意欲携以俱。摆头笑且言,我岂不足欤。又奚为于北,往来以纷如。海中诸山
-
别告诉他人,除了贤人, 因为大众会急忙讽刺: 我要赞美那样的生灵, 它向往投入火中焚死。 在爱情之夜,清气凉爽, 它生出了你,你又生育, 只要静静的烛火放光, 你就发生奇妙的感触。 你要冲出黑暗的阴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蓝天白云风筝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蓝天白云的古诗词,赞美蓝天白云的古诗,关于蓝天白云的诗句。形容蓝天白云的古诗词有: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作品出处:《诗经》。作者:无名氏。白话释义:浓浓云雾空中飘,沾湿菅草和丝茅。
-
日本新感觉派*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短篇代表作之一,1926年发表于《文艺时代》上。主人公“我”是一个20岁的学生,怀着青春期的苦闷之情正一
-
久苦赵盾日,欣逢傅说霖。坐知千里足,初觉两河深。破屋常持伞,无薪欲爨琴。清诗似庭燎,虽美未忘箴。
-
燕国内乱是战国中期对燕国影响深远的事件。燕国在战国各大国中势力最弱,但在当时的列国兼并战争中也起过重要作用。公元前316年,燕王哙向往远古之制,把王位禅让给燕相子之,又收回秩禄300石以上官吏的官玺,
-
金印累累佩陆离。河梁更赋断肠诗。莫拥旌旗真个去。何处。玉堂元自要论思。且约风流三学士。同醉。春风看试几枪旗。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那边应是说侬时。
-
《诚信立,则下无二心。》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智慧高的人,从生活中吸收种种的养分,保持自己的纯真。智慧低的人,从生活中吸收种种的毒素,使自己的内心跟面貌越变越丑。 “成熟”的含义,是常常被误解的。 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待人越来越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