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注释、译文和感悟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注释、译文和感悟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礼记·乐记)
注释
①方:指规律。②干戚:盾和斧。③羽旄(máo):羽毛和牛尾。这里都是指用于舞蹈的道具。
译文
声音的发出,都是从心中产生的。而人的心理活动,是由于受到外物的感触。有感于外物的变动,就表现为声音。声音相互配合,就产生变化;变化形成一定的规律,就称之为音律;不同的音律和并在一起形成歌曲,再配上干戚和羽旄,就叫做“乐”。
感悟
音乐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心灵世界的真实表达,反过来又能够净化人的心志,陶冶人的性情。音乐的动听悦耳,必然是人内心秩序和谐安宁的如实反映,什么样的心灵就会对什么样的音乐产生共鸣。
猜你喜欢
  • 石榴裙

    【出典】 《玉台新咏》卷六南朝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释义】 南朝诗人以石榴裙称大红裙,后世沿用为典。 【例句】 其奈钱塘苏小小,忆君泪点石榴裙。(刘禹锡《乐天寄忆旧

  • 《比得貍一枚所过辄馥然有香时时翳兰丛下而引赏析》

    【原题】:比得貍一枚所过辄馥然有香时时翳兰丛下而引其鼻若能自择其所处貍之族最多独牛尾食之可口江西亦呼为玉面然彼以甘肥遭烹而此独以能香为人所贵非众貍可望也为作此诗一首

  • 仕宦之法,清廉为最,听讼务在详审,用法必求宽恕,追呼决讯不可不慎。|什么意思|大意|注

    《仕宦之法,清廉为最,听讼务在详审,用法必求宽恕,追呼决讯不可不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刘禹锡《郡斋书怀寄江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全诗赏析

    谩读图书三十车,年年为郡老天涯。一生不得文章力,百口空为饱暖家。绮季衣冠称鬓面,吴公政事副词华。还思谢病吟归去,同醉城东桃李花。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清代词作鉴赏

    在难以消释的痛苦中,词人心中的爱妻渐渐化作了天上一轮皎洁的明月。词人在《沁园春》(瞬息浮生)词序中写道:“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

  • 《秦汉·韩婴·范昭观齐政》内容简介和鉴赏

    秦汉·韩婴·范昭观齐政 西汉轶事小说。韩婴撰。原载《韩诗外传》卷八第十八章。《新序·杂事》一亦载。李格非、吴志达主编《文言小说》录入。范昭,春秋时晋国大夫。作品描写: “晋平公使范昭观齐国之政。景公锡

  • 《庄子·天运》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天其运乎 ① ?地其处乎 ② ?日月其争于所乎 ③ ?孰主张是 ④ ?孰维纲是 ⑤ ?孰居无事推而行是 ⑥ ?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 ⑦ ?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

  • 古代文学作品《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宋文篇名。王安石作。《宋史·王安石传》云:“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祐三年也。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洛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后安石当国,其所

  • 《赠梁任父母同年 / 题梁任父同年赏析》

    《赠梁任父同年》这首诗是1896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梁的一首诗。诗中表现了作者为国献身,变法图存的坚强决心和对梁启超的热切希望。   诗题中梁任父即指梁启超,梁启超号任公,父是作者对梁的尊称,旧时“父”字是加在男子

  • 《陌上赠美人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一位翩翩公子。“骏马娇行”,从马的“骏”写出人的风采;“踏落花”,表明是一次春游途中。陌上相逢,主人公的表现是“垂鞭直拂五云车”,马鞭直拂到她乘的五云车上。可见马与车的距离,马上人与车中人的距离之近,这是暗示主人公和美人本有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