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上山采蘼芜》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①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②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③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④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⑤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⑥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⑦
【注释】 ①蘼芜:香草名,一名茳蓠。②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以臀部着膝,耸起上身为跪,上身越是直耸,益发表示恭敬。③姝:美好。④阁:小门,旁门。⑤缣:黄色的绢。素:白色的绢。缣比素价值低一些。⑥一匹:四丈。⑦新人不如故:此句本于古艳歌:“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译文】 一位女子上山去采蘼芜,下山时遇到了从前的丈夫。她很恭敬地询问前夫:“新娶的妻子何如?”“新娶的妻子虽说不错,却赶不上前妻那样好。容貌美丽都差不多,针线手脚却差得不少。”“新人从大门进去,故人只好从旁门离去了。”“新人会织黄绢,故人是白绢织得好。会织黄绢的每天织一匹,会织白绢的每天织五丈多。拿黄绢来和白绢比较,新人还是不如故人啊!”
【集评】 明·胡应麟:“古诗自质,然甚文;自直,然甚厚。上山采蘼芜……等,皆闾巷口语,而用意之妙,绝出千古。”(诗薮·内篇·古体中)
明·谭元春:“问得怨甚。”钟惺说是“妙在难以答。”对“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二句,钟言“看不得想不得”,谭言“语语为故人吐气,正是安新人妙诀,非独救薄,实是有情人之言”。钟又言“此首情调宛至,却可作乐府”。(均见古诗归卷四)
明·陆时雍:“织缣织素,此诗人托语。”(古诗镜卷二)
清·陈祚明:“缣何以不如素,新何以不如故,不甚有理,特以已意强断之,故一切漫言曾无指实。反窥其意,特谓素何遽不如缣,故何遽不如新,而一弃一取如是也。”(采菽堂古诗选卷三)
清·张琦:“巧拙既殊,钝捷亦异,而爱憎取舍,一切反之。末世录才,大都尔尔。”(古诗录)
今·余冠英:“这是弃妇的诗。……这首诗在弃妇诗中显得颇为别致,它不从正面写弃妇的怨哀,反而写故夫的念旧,更见出女主人公的被弃是无辜的。”(汉魏六朝诗选)
【总案】 诗以“故人”和“故夫”偶然相逢时的对话反映女子的遭遇。说是揭露了封建时代妇女地位低下也好,说是对封建时代用人政策的讽刺也好,都可作为一家之言。但读者初读此诗的第一印象很可能是由诗中所写前妻、前夫相逢对话形式、对话内容所引起的新奇感。这种感受自与诗的独特构思大有关系。
-
一 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不论别的,单说求学。我到英国是为要从罗素 ① 。罗素来中国时,我已经在美国。他那不确的死耗传到的时候,我真的出眼泪不够,还做悼诗来了。他没有死,我自然高兴。我
-
使君居处似山中,吏散焚香一室空。雨过紫苔惟鸟迹,夜凉苍桧起天风。白醪酒嫩迎秋熟,红棘林繁喜岁岂。寄语瀛洲未归客,醉翁今已作僊翁。
-
耒阳驰尺素,见访荒江眇。义士烈女家,风流吾贤绍。昨见狄相孙,许公人伦表。前期翰林后,屈迹县邑校知我碍湍涛,半旬获浩溔。麾下杀元戎,湖边有飞旐。孤舟增郁郁,僻路殊悄悄。侧惊猿猱捷,仰羡鹳鹤矫。礼过宰肥
-
雁度秋色远,日静无云时。客心不自得,浩漫将何之。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茫然起逸兴,但恐行来迟。城壕失往路,马首迷荒陂。不惜翠云裘,遂为苍耳欺。入门且一笑,把臂君为谁。酒客爱秋蔬,山盘荐霜梨。他筵不下
-
古文观止·司马迁·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曰:“先
-
作为隐士,刘因过着萧散闲适的生活。但此词却不写其“闲”,而大写其“忙”。而通过这个“忙”字,恰恰表现了他置身于社会政治之外的隐居生涯是很闲雅高逸,轻松洒脱的。
-
短篇小说。吴组缃著。写于1934年3月。作品描写一对农村夫妇铤而走险所造成的惨剧。女主人公线子及其丈夫,原是勤劳纯朴的青年农民,在地主残酷剥削下没有活路,丈夫与人合伙抢劫,杀死了一个贪吝的老尼姑,因事
-
龙仁青向我走来,北京的街景显然与他不相称。他喜欢穿黑或红T恤,系麻布方巾,手上串着几绕的玛瑙佛珠,黑发铮铮,像马的鬃毛,面孔经了风
-
奉诏登左掖,束带参朝议。何言初命卑,且脱风尘吏。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当时非不遇,尚无过斯位。况余蹇薄者,宠至不自意。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天子方从谏,朝廷无忌讳。岂不思匪躬,适遇时无事。受命已旬
-
二月春来半,宫中日渐长。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 作品赏析只拟:一作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