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人月圆·自从谢病修花史》隐逸生活词作
人月圆刘因 自从谢病修花史,天意不容闲。今年新授,平章风月,检校云山。 门前报道,麯生来谒,子墨相看。老子正尔,天张翠幕,山拥云鬟。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朝廷征召刘因为集贤学士,但他借口自己“素有羸疾”(元史本传),固辞不就,后终获允。本词当作于此事之后。作为隐士,刘因过着萧散闲适的生活。但此词却不写其“闲”,而大写其“忙”。而通过这个“忙”字,恰恰表现了他置身于社会政治之外的隐居生涯是很闲雅高逸,轻松洒脱的。
词的开头两句,用笔就不同一般。照理说,因为体弱多病,辞谢做官以后,应该是清闲无事的,但作者在写法上却着意于表现“忙”字。而且要“忙”的事是老天的安排,不得推辞。所忙的就是“修花史”,即吟咏、评说花草,它完全是文人清雅高洁的事情。显然,这是作者故弄笔墨,却更能写出其“闲”,并表现出作者的逸趣和疏放的性格。“今年新授,平章风月,检校云山”,这几句更加推进一层:现在我就更“忙”了,今年老天爷任命我更重要的工作。“平章”,官名,在元代相当于宰相之职。“检校”,是正员外的加官。在我国古代,修史是垂鉴后世的大事,平章、检校,则是肩负治国的重任。但是,词人的修史是“修花史”,而他所“平章”、“检校”的则是“风月”、“云山”,管领大自然清风明月山川云烟。特别要弄清楚的是,作者是在拒绝了朝廷命官之后,欣然接受“天意”的安排、上苍的“新授”的,而且故意将它写得如此庄重、严肃,接受这些事情就像接受朝廷的命官一样,更巧妙、深致地表达了词人喜爱自然,徜徉云山,过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闲情逸趣。总之,词的上片以调侃的口吻,表达作者鄙夷做官,不屑于功名利禄,而要过恬适疏放的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宋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云:“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刘因此词在构思和情调上,显然受其影响。
下片,自然地过渡到写“新授”之后的情景。“麯生”,指酒。唐郑启开天传信记载:一次众客来访叶法善,大家都很想喝酒,忽然有人叩门直入,自称麯生,叶法善以剑击之,头颅化为瓶盖,而尸体化为一瓶酒,大家开怀畅饮,叶法善说:“麯生风味,不可忘也。”“子墨”,即墨。汉扬雄长杨赋序说作赋是用笔、墨完成的,所以在赋中假托他们为两个人,笔叫作“翰林主人”,墨称为“子墨客卿”。下片开头三句意思是说:我刚刚到任升堂,就听到门前衙役报告,麯生前来谒见,子墨也来拜访。作者选用这两个颇有趣味性的典故,表面好像是写“做官”的忙碌,来访者络绎不绝,实际上是写自己谢绝朝廷命官以后与世隔绝,只与酒和笔墨打交道的隐逸生活,进一步显现了诙谐的情趣。最后三句写麯生、子墨二人进来后所看到的情景。我办公的官署原来是这样的:高远的苍穹四垂即是翠色的帘幕,簇拥的青山恰似侍婢秀美的发髻。在这样一个幕天席地的大自然里,我已经兀然酣醉于其中了。“老子”,老人自称,此是作者自指。作者高旷疏放、狷介清狂的隐士形象至此跃然纸上。晚清词人况周颐称赞这类词作“寓骚雅于冲夷,足秾郁于平淡,读之如饮醇醪,如鉴古锦。涵泳而玩索之,于性灵怀抱,胥有裨益”(蕙风词话),所论是很中肯的。
-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此诗本事,《全唐诗话》略有记述。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每每有行卷于社会名流的风气,以希求荐举于主考。诗人张籍时任水部郎中,乐于提
-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
【4851】中国制度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20(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6万字,2020年7月第1版,25元)△16个
-
【原题】:再过宜兴舟中见芍药数枝忆淮乡花之盛为之怅然辄成三绝
-
孟子曰:“仁 ① ,人之安宅 ② 也;义 ③ ,人之正道 ④ 也。”(《孟子·离娄上》十) 注释 ①仁:仁德。②安宅:安定的住所。③义:道义。④正道:正确的道路。 【译文】 孟子说:“仁,是一个人立身
-
君应怪我朝朝饮,不说向君君不知。身上幸无疼痛处,瓮头正是撇尝时。刘妻劝谏夫休醉,王侄分疏叔不痴。六十三翁头雪白,假如醒黠欲何为?
-
《鹤鸣》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诗人以鹤鸣的声音来描绘秋天的美丽。原文字句简洁,表达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美的感受。译文准确传达了原意,翻译得体。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将美妙的秋天景色展现给读者,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作品。
-
作者: 王燕燕
-
蕙炷炉薰断,兰膏烛艳煎。夜风多起籁,晓月渐亏弦。鹊去星低汉,乌啼树暝烟。惟应墙外柳,三起复三眠。
-
黄琼会·漫山遍野都是今天黄琼会这些天,几乎天天落着雨。很是清凉的雨水,让盛夏的日子一下子柔和静谧起来。有时候我就坐在窗边,翻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