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诗《野花》鉴赏
我漫步在草原上,
采摘了两朵小花欣赏。
带刺的叶片太粗粝,
挂破了我的手掌。
花朵并不美,这有何妨,
草原上无处寻觅别的花。
是苦涩的地下水滴
使它们滋长开放。
野花一春一秋荣和枯
都是荒漠上痛苦的象征。
月光下不是露珠而是盐粒
在它们身上晶莹震颤。
当铁面无情的酷热
扫荡了草青青,留下一片枯黄,
覆盖在灰埃底下的野花
依然蘸大地的盐盛放。
假若你偏爱玫瑰花,
那也只好悉听尊便!
但是切勿将这草原顽强的野花
别在自己的胸前。
(王守仁 译)
被誉为“大自然的歌手”的苏联抒情诗人索洛乌欣, 其作品大多寓意深刻,富有哲理。野花一诗就具有这一特色。
野花虽也在追求一种野趣,但却没有中国古典诗歌中习见的宁静,差异在于少一分生活的欢乐,多一分世事的严峻;减一分人生甜蜜的幻想,增一分人生苦涩的奋发。在诗人的笔下,野花这一平凡的常见之物,成了“荒漠上痛苦的象征”,它渗透了诗人独具特色的审美情趣和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意识。生活是艰难的,既有铁面无情的酷热,又有铺天盖地的尘埃。然而,生活的大地毕竟还有使野花滋长开放的“苦涩的地下水滴”和晶莹震颤的“盐粒”。 “盐粒”是一个含义并不确指的隐喻,它也许是人生的信念,或许是蓬勃的生命力或生命的本质。在诗人看来,只有扎根于人民底层的牢固信念才有顽强的生命之花,花是与干旱和尘埃作艰苦斗争的结晶。这里,显示出深邃的人生哲理。接下来,诗人宕开笔锋,告诫人们: “假若你偏爱玫瑰花,/那也只好悉听尊便!/但是切勿将这草原顽强的野花/别在自己的胸前。”在诗人看来, 你偏爱娇艳的玫瑰花是正常的,可以允许,你同时也喜欢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野花更没有错,但如果是为了装模作样,为了卖弄,为了赶时髦,把象征生活艰难和生命力坚不可摧的野花仅仅当作一枚徽章别在胸前,那么说轻一点是幼稚无知,说严重一点则是一种信念的异化和蜕变!
当然,诗人并没有在诗中正面抨击信念的异化和蜕变,但仔细品读,却不难发现这一新颖、锋利的思想。正是这一点,诗篇接触到了意识形态史和精神现象学中一个怵目惊心的事实:不要亵渎信念!
(周安平)
-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拨云见日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由于心里有太多的纠结,也有太多的放不下,使我最近一段时间的烦恼太多,导致身心俱疲。我常常会向天空诉说心事,他一直在帮我化解,我能感到他很用心很用心的,一直在想办法。 昨天,我们相互发了70多条短信,3千5百多字。从我早上7点半醒来,发现他的
-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这首诗勾画的一幅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________,_________
-
雷震《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①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② 【注释】 ①塘:堤岸。陂(bei杯):池塘。漪(yi衣):水的波纹。②横:指牧童侧身坐在牛背的姿势。 【译文】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翻译与解读
-
满江红·拂拭残碑文征明〔明代〕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
原题:善权寺相传为祝英台旧宅,寺后一台,云其读书处也。壁间旧有谷令君一词,春日与云臣远公披藓读之,共和其韵。
-
白居易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中时。 王昭君的故事是我国传统咏史诗中很广泛的题材。王昭君为汉元帝妃,入选后宫,多年不得召幸。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请求与汉朝和亲,元
-
银潢耿耿霜棱棱,西轩月色寒如冰。上人一叩朱丝绳,万籁不起秋光凝。伏牺归天忽千古,我闻遗音泪如雨。嗟嗟不及郑卫儿,北里南邻竞歌舞。竞歌舞,何时休,师襄堂上心悠悠。击浮金,戛鸣玉,老龙秋啼沧海底,幼猿暮啸
-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① (《孟子》) 【注释】 ①亲亲:亲爱父母。前一个“亲”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敬长:尊敬长者。 【译文】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
-
我曾经想过,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末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一部分耗蚀的了。年青人往往不知珍惜光阴。犹如拥资巨万的富家子,他可以任意挥霍他的钱财,等到黄金垂尽便吝啬起来,而懊悔从前的浪费了。 我平素不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