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故人重九日求橘》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韦应物
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
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
此诗题目一作答郑骑曹青橘绝句,作于韦应物为苏州刺史时。故人在重九日写诗求橘,诗人奉诗作答。全诗紧扣住“求橘”二字展开。
诗的前两句从故人“求橘”写起。故人卧病在床,思得新橘一尝,故写诗向诗人“求橘”。这说明故人把诗人视为知己;诗人对故人“卧病”极为关切,对他“求橘”的愿望极为重视,因此说“怜君卧病思新橘”。这一句关合诗人与故人双方。着一“怜”字,把诗人对故人的深情厚谊写出来了。由于诗人对故人的“卧病”非常同情,自然要尽一切力量满足他的要求,给以安慰和支持,因此他明知橘子“未黄”便“试摘”下来,赠与友人。橘子“犹酸亦未黄”,也就是说橘子尚未成熟。把青而酸的橘子送给友人,未必对病人有利;可故人“卧病思新橘”,又不好拒绝,不能不摘几个相送。“试摘”二字,揭示了诗人的矛盾心理,更深化了诗人对故人的情谊。三、四两句承“试摘”二字而发,写寄书赠橘:“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洞庭,山名,在江苏太湖中,有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产橘。洞庭橘唐时为贡物,经霜而味益美,因此白居易有“洞庭贡橘拣益精”、“琼浆气味得霜成”(拣贡橘书情)的优美诗句。晋王羲之帖云:“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三、四句即化用王羲之帖的典故,写明家居金陵的王羲之未等霜降即拣摘三百枚橘子奉送好友,而我也和王羲之一样,因“霜未降,未可多得”先“试摘犹酸亦未黄”的300颗新橘随书奉上,等到“洞庭”“满林霜”之时,橘子成熟之后,再多多奉送。在这里,运用故实妥帖自然,如盐着水,既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婉情意,又缴足了“求橘”之意,诗赠书答,滴水不漏,极严谨细密与空灵隽妙之致。
这首诗艺术成就颇高。在抒情上,作者深怜其病,则明知“未黄”而犹“试摘”;欲慰其心,则许以霜后不忘相寄,表情极深婉之至。在色彩上,“霜满林”则“橘黄”,“未黄”则青,青黄形成了鲜明对比,极富画意美。在味觉上,“霜满林”则橘甜,霜未降则“犹酸”,甜与酸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味觉的刺激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在音响上,作者运用了属下平声的阳韵,这种声调极好地表现了其深厚而洒脱的情致。因此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抄凡例对此诗评价甚高,认为“韦苏州和人求橘一章,潇洒独绝,非特世所称‘门对寒流’、‘春潮带雨’而已。”
-
《石楠·石楠树》咏石楠诗鉴赏 权德舆石楠红叶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十首6,内容包括八下语文课外古诗10首,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10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外古诗”10首,分别是(打原文)。《赠从弟(其二)》作者: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送杜少府之
-
【4180】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国干训教材编审指导委组织编写,王毅主编,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16 2万字,2019年2月第1版,
-
【注释】:(山西陈则威,以晋无梅花,以管勾职初来江西,即求识之。省左掖东槛有海棠一小树,则威尤钟爱之。日数次至花下,风雨昏暮不忍去也。尝索余赋诗,余时迫于案牍,不暇。舟行湘中,梨杏桃李每得厌观,独无海棠,因赋此补其缺云。)
-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孟子·告子下》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两论相订,是非乃见。 ——[东汉]王充《论衡·案书》 不见
-
燕之缘 刚刚过去的春夏秋三季,我与你结下了不解之缘。春天,陌上花开之时,我与你相逢在一条乡间小路,惊喜之余,写下了《偶逢》这首小诗
-
寂静的街道风一样的思念听《风居住的街道》,是一个微雨的黄昏,路边店里轻轻飘出的音乐,一下子将我的心撕扯住。只听那琴声如水,胡声如风
-
黯然何所为,相对但悲酸。季弟念离别,贤兄救急难。河流冰处尽,海路雪中寒。尚有南飞雁,知君不忍看。
-
莺啼序·春晚感怀 【宋】吴文英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 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 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 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
与乡人宴集弹子巖中作江西乡人同仕广右者十有二(2),淳熙重光赤奋若(3),仲秋中澣(4),讲乡会于湘南楼(5),过弹子巖吾侪生江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