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钱可通神”注释、翻译和解说
——幽闲鼓吹
【注释】
①大狱:重大案件。
【意译】
唐朝时,有一个地方官叫张延的。有一次,他处理一个重大案件,命令衙役严加搜捕,捉拿罪犯。第二天早晨,他在自己的公案上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送上铜钱三万贯,请求不要过问此案。”张延勃然大怒,把它扔到地上。又过了一天,公案上又出现了一张纸条,写着:“十万贯。”张延便停止侦缉,搁置不问了。他的门人瞅空悄悄地问他原因,张延说:“钱达十万,便可买通神仙,没有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我害怕招致灾祸,不得不停止啊!”
【解说】
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官僚体系,其实是一种金字塔式的官僚等级制度。皇帝任命左右大臣,大臣再任命自己下属的官吏。在这里,既缺乏一种明确的法律依据,也没有一种强有力的监察机制,到处充斥着的只是专制与个人独裁。而贪赃枉法、行贿受贿、草菅人命等等,恰恰正是在这里埋下了它们赖以滋生与蔓延的病根。包青天尽管可以为民除害于一时,然而,他的命运却还是掌握在比他权力更大的人手中,最后仍然免不了失败的命运。他不可能得到政体的与法律的保护,也不可能得到同僚的支持。因此,正是在这里可以发现, 唐朝这位地方官张延可谓深谙了我国古代社会中的官场秘诀。尽管他自己可以拒收贿赂,下令捉拿凶手,然而,他能保证其它官吏也不受贿吗?如果有比他官位更高的上司在金钱面前动了心,执意庇护,那么,他不就有被革职查办的危险吗?金钱不一定对每一个人都有用,然而用之于封建官场却是无往而不利, 这确是实实在在的真理。
【相关名言】
法立, 有犯而必施, 行之信如四时, 执之坚如金石。
——晋书 ·刘颂传
守天下之法者吏也, 吏不良则有法莫守。
——王安石
-
清·钱泳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 ② ,泥于掌故 ③ ,亦不可妄意 ④ 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 ⑤ 有浅深,势 ⑥ 有曲直,非相度 ⑦ 不得其情,非咨询 ⑧ 不穷其致 ⑨ ,是以 ⑩ 必得躬
-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
-
【释评】 该句出自陶铸诗歌《赠曾志》。 附原诗: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 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第一句是说:
-
侯夫人是隋炀帝时的宫女,姿容端好,才德兼备,但长期受不到恩宠,闭处深宫,自伤不遇,曾作《自感诗》三首,抒吐伤春之情。《春日看梅二首》,是她的抒怀之作。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亡妻王氏墓志铭》(宋·苏轼)
-
屈原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
近日在郊区偶见木菊花,立即勾起了我关于木菊花的记忆,使我想起儿时在外公家生活的那段难忘的时光,想起外公家的木菊花。外公家与我老家的
-
【注释】:1、春华:春光。2、垂垂:形容下降,连绵不断。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秋来只怕雨垂垂,甲子无云万事宜。“3、倏忽:忽忽;转限之间。经:经过。白居易《送客南迁》“曾经身困苦,不觉语丁宁。”4、须臾:片刻。范成大《晓枕》:“陆续满城
-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出处】宋苏轼《 浣溪沙 》。 【意思】桑麻叶在融融日光的照射下, 象水洗过一般明亮,微风阵阵,送来了蒿艾草沁人心脾的清香。词句用 比喻的手法
-
《孟子》 梁惠王 ① 曰:“寡人 ② 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③ 。河内 ④ 凶 ⑤ ,则移其民于河东 ⑥ ,移其粟 ⑦ 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⑧ 。察邻国之政,无如 ⑨ 寡人之用心者。国之民不加少 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