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汉魏六朝诗

侯夫人《春日看梅花二首》梅花怜人诗作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侯夫人《春日看梅花二首》梅花怜人诗作

春日看梅花二首·侯夫人 其一 砌雪无消日,卷帘时自颦。 庭梅对我有怜意,先露枝头一点春。 其二 香清寒艳好,谁惜是天真。 玉梅谢后阳和至,散与群芳自在春。

侯夫人是隋炀帝时的宫女,姿容端好,才德兼备,但长期受不到恩宠,闭处深宫,自伤不遇,曾作自感诗三首,抒吐伤春之情。春日看梅二首,是她的抒怀之作。

第一首写梅花怜人之情。“砌雪无消日,卷帘时自颦。”那是一个雪后的晴天,外面寒意犹重。阶砌上的积雪还没有消融,她独自卷帘,颦眉不语,庭院中的梅花,已经吐艳了。此时此境,她那孤寂的心灵有谁来温慰呢?她深情地凝望着冷香寒艳的梅花,仿佛自己有了个知心的朋友。“庭梅对我有怜意,先露枝头一点春。”庭梅似乎也同情她,理解她的心境,特意在枝头先向她露一点春光。是怜惜她的遭境,还是和她有相同的命运呢?她在沉思着。

第二首写人的惜花之情。“清香寒艳好,谁惜是天真?”“寒艳”二字,唯梅花当得,可以说是梅花的代称了。梅花的高格,全在它那清香绝俗而自得天真。这“天真”一词,是她对梅花的高度评价。而唯天真之人,始能识得花之天真,所以这“天真”,又何尝不是女诗人的自评?然而梅花的天真,又有谁来怜惜呢?即我能惜之,又有谁能惜我?所以,“谁惜是天真”,是惜花,亦是自惜。一个“谁”字,道出无限深怨与哀伤。“玉梅谢后阳和至,散与群芳自在春。”梅花不与众芳争妍竞艳,它开在百花之先,可说标格天然,无一毫自矜和媚人之意。梅花谢了之后,随着姗姗而来的是一个风光明媚、“春日载阳”的季节,它虽然凋谢了,却把它的清香,它的幽艳散给群芳。诗至此,感情又由哀怨一变而为开朗。女诗人虽有自伤,胸襟却并不狭隘。她只觉得在那美好自在的春光中,梅花虽然不见了,却处处有梅花天真的身影,那又是多么令人喜悦啊!诗人此时,也仿佛成为梅花,是花是人?人即是花,花亦是人,诗人和玉梅,此刻是化而为一了。

看梅二首,感情真挚而浓烈,芳洁而温馨,诗人先写的是怜人的梅花,接着写怜惜梅花的人,末后则是人和花融为一体。作者正像一株亭亭玉立的梅花。梅花是天真的纯洁的,作者自身也是天真的纯洁的,梅花是清香的寒艳,作者是孤芳自赏的佳人,同是天真,可见花怜人人惜花,人是痴情,花也是真情。

此诗形式独特,本为七绝,而在首韵二句各减二字,使全诗结构成为五、五、七、七的形式,近于后来的词作,为长短句的先声。

猜你喜欢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