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唐诗之王绩《野望》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王绩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首诗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是唐诗中最早的一首田园诗。它以朴素无华的格调、清新澹远的意境和完美精致的格律,出现在唐初诗坛上,比沈、宋诗为律诗定型早出几十年,被称颂为“五言律”“应以此章为首” (沈德潜唐诗别裁),开唐诗风气之先,是初唐诗中难得的珍品。
诗的首、尾两联言事抒情,中间二联写山野秋日黄昏景色并融情于景,抒写出作者隐居生活中的孤寂与苦闷。皋,水边地;东皋,作者家乡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北山汾河边的一处地方,作者晚年归隐之处。薄暮,傍晚。徙倚,徘徊。依,依托,归宿。“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开篇扣题,化用两个典故:前句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句意,表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欣羡;后句则化用曹操短歌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语,言事抒情,流露出孤独寂寞、百无聊赖的心情。中间二联写景,颔联用“山山”、“树树”两组叠字,以“皆”、“唯”两个虚词加以映衬,拓展意境;颈联一连运用“驱”、“返”、“带”、“归”四个动词表现动态与情趣,将光与色、远与近、动与静、人与物安排得十分协调,组成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山村晚归图,于悠闲恬静之中透示着诗人心中淡泊的苦涩。尾联缘景抒情,以“采薇”二字浓缩了商代孤竹君两个儿子伯夷、叔齐在商亡后耻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充饥的典故,抒发出自己在隋唐易代之际,彷徨无依的苦闷情怀。全诗景为情设,情因景发,情景交融,相映成趣,且以其平淡质朴的风格,一洗唐初轻靡华艳的诗风,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
采菽采菽,筐之筥之。 ①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② 虽无予之,路车乘马。 ③ 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④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 ⑤ 君子来朝,言观其旂。 ⑥ 其旂淠淠,鸾声旂嘒。 ⑦ 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
采桑子 【宋】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 狼籍残红。 飞絮蒙蒙,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 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 双燕归来细雨中。
-
郑光祖《迷青琐倩女离魂第二折》原文|翻译|赏析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郑光祖 〔越调斗鹌鹑〕人去阳台,云归楚峡。不争他江渚停舟,几时得门庭过马?悄悄冥冥,潇潇洒洒。我这里踏岸沙,步月华;我觑这万水千山,都只在一时半霎。 〔紫花儿序〕想倩女心间离恨,赶王生柳外兰舟,似盼张
-
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花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知
-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珍惜当下正好的古诗词,内容包括珍惜当下的优美诗句,描写世事无常,珍惜当下的古诗,珍惜当前事物的诗句。“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出自晏殊《浣溪纱》: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宴歌席莫辞频。 满目河山空念远,落花风雨更
-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
村杏野桃繁似雪,行人不醉为谁开。赖逢山县卢明府,引我花前劝一杯。
-
国学名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语出《诗·大雅·抑》。白圭上的斑点,还可以磨掉;这话要是讲错了,可没法收回了。形容说话做事要谨慎。圭:古玉器名。玷:白玉上的斑点,比喻人的过失、缺点。
-
【注释】:我国古典诗歌写“忧愁”的作品尤其多,诗仿佛是诗人走投无路的象征。钟嵘在《诗品序》中自“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以下,列举了六种人们的痛苦遭遇 ,这些遭遇给人带来的痛苦 ,都要凭借“陈诗”“以展其义 ”、“长歌”“以骋其情”。这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