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可知,而不可为”注释、译文和评说
【注释】 ①九地:极言深不可测。②九天:极言高不可及。
【译文】 孙子说:过去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首先创造使自己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然后等待战胜敌人的时机。使自己不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能否战胜敌人,在于敌人是否给了自己可乘之机。因此,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使自己不被战胜,而不能使敌人一定为我所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知,但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不能强力而为。当我不能战胜敌人时,就应进行防守;可以战胜敌人时,就采取攻势。防守是因为取胜条件不足,进攻是因为我方取胜条件充裕。善于防守的人,兵力隐藏于深不可测之地;善于进攻的人,兵力行动犹如从天而降,使敌人无从防备。因此,这样既能够保全自己,又能取得完全的胜利。
【评说】 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不会从天而降。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虽然这种收获或许不是立竿见影,但只要充分地准备,不懈地坚持,幸运之神终将会给你带来好运。
-
三五月华新。遨游逐上春。相邀洛城曲。追宴小平津。楼上看珠妓。车中见玉人。芳宵殊未极。随意守灯轮。(一本截首末二联作绝句,题云灯)。
-
(解题) 本篇取首句“则阳游于楚”的首二字为篇名。则阳为人名,文中又作彭阳。所记故事的内涵,只谈圣人的一端,未足代表全篇。 主旨在论述圣人的品德自然顺适,不失本性。所谓认知,无知才是知。道则非言非默。
-
明·吴宽2虞忠肃公采石之战3,日星晦蒙,江水震荡,功烈赫然于时,足以詟服强虏4,愧死
-
精品唐诗之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王维 绿树重荫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 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卢象,开元年间著名诗人,常与王维、裴迪等唱和。张九龄执政时很赏识他,被擢为左补阙、司勋员外
-
诗的开头“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写在秋天的一个早晨,诗人登上巴丘山,眺望洞庭湖的美丽景色:“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居高临下,湖光山色,无不尽收眼底。清澈的湖水和明朗的天空交相映照,充分显示了天高气爽的秋色之美。诗人对之不禁赞叹不已
-
【原题】:六月初八义荣司谏自福庆山见过奉陪游四岩以新茶享石佛暮出山明日成古诗一章为谢云
-
本篇作于唐宪宗元和五(810)年,此时柳宗元被贬永州,只能与山水为伍,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一切凄凉之感、愤激之情,也只能向山水发泄。因此,这时他笔下的山水,都饱含着其深沉的酸甜苦辣。
-
周之尹氏大治产,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 ① 。有老役夫筋力竭矣,而使之弥勤。昼则呻呼而即事 ② ,夜则昏惫而熟寐,精神荒散,昔昔梦为国君 ③ 。居人民之上,总一国之事。游燕宫观 ④ ,恣意所欲,其乐无
-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季节时辰·春夏”类的诗句。 燕子不回来衔泥垒窝,是因为春天姗姗来迟,所以春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