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名篇之世说新语《华歆王朗德行门》原文、鉴赏和解读
世说新语华歆王朗德行门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据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宋本,下同)
本篇是通过人物的行动以见人物品格德行的高下。它所描写的人物,只是人物的一个剪影、一个或几个特写镜头,并不涉及人物的完整形象,而只是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风神气度。华歆、王朗都是正史上有传的人物,他们的传记见于三国志·魏志卷十一。但所记事件,不见历史本传,可作为历史人物的佚文佚事看待。
本文只叙述了一件事情。华歆与王朗在乘船避难途中,有一人想依附他们一起乘船避难,华歆对此事表示为难,不肯轻易答应。王朗则慨然允诺,并说: “幸尚宽何为不可?”看来王朗富有同情心,而又好说话。但到了关键时刻,当船后贼兵快追上时,二人的态度发生逆转。王朗想舍弃所携带之人,以便驾轻舟、快逃命。华歆则表示“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这里又补写出华歆当场所以未慨然允诺,表示一段时间的迟疑,所考虑的正是预料到急难时的情况。补写这两句非常重要,说明华歆遇事考虑得较周到,有预见性,性格较深沉,不轻易允诺。这是在急难时两人态度各自发生逆转的基础。王朗轻允诺,在紧要关头便暴露出自私和办事的有始无终。小说叙述到这里,二人的优劣便不言而自明了。结尾以“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一句结束全篇,可谓水到渠成,既是世人对此事件的评价,也是作者的评价。
小说采用纯客观的记事手法,白描中夹带对话,全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表现,叙事简净。运用华、王两人在关键时刻的逆转变化以表现人物的不同思想境界,作者的倾向全在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逆转中见波澜。中间补写一两句,使华歆的前后态度得到弥合统一,也使华歆的“则难之”一句成了小说中故设的疑团与悬念。虽然是“相陈梗概”,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说的基本要素已经具备了。
-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诗鉴赏 《嫦娥》这首诗不是吟咏嫦娥的。它写了诗人的一种情绪,一
-
莲丝曲 作者: 屈大均 【
-
美文(belles-lettres),《法汉词典》译为“纯文学”,法文《拉鲁斯普通名词大词典》中的定义是:“文学、修辞、诗歌艺术的总体,”修辞和诗歌也可以由“文学”来概括。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秋日私语美文欣赏,希望有所帮助! 秋天是个离别的季节,就连风儿也依依不舍,可是,为何只在邂逅一瞬间,那朵秋水仙便已凋零,只能听着萧瑟的秋风,静静私语……——题记 不知从何时开始,渐渐的对秋天的风雨和鸣有了特殊的眷恋。或许,只是因为秋天萧瑟的风雨使
-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菱荷”类的诗句。 这是词中状物的名句,描绘雨后清晨风动新荷的神态。
-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出处】唐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 【意思】水落石出,鱼梁洲清浅;天寒木落,云梦泽广袤无边。 【全诗】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
执象宗玄祖,贻谋启孝孙。文高柏粱殿,礼薄灞陵原。宫仗辞天阙,朝仪出国门。生成不可报,二十七年恩。虞帝南巡后,殷宗谅暗中。初辞铸鼎地,已闭望仙宫。晓落当陵月,秋生满旆风。前星承帝座,不使北辰空。业大承宗
-
[原文] (节选) 上 经 师 师贞,丈人,吉无咎。 彖曰: 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象曰: 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初六:
-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 ①槛:栏杆。
-
鲁山[1]山行梅尧臣【原文】适与野情惬[2],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3],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4],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5]?云外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