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伐檀》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坎坎伐檀兮,
寘之河之干兮,(齐之作诸。
河水清且涟猗。鲁涟作澜,
不稼不穑,猗作兮。鲁
胡取禾三百廛兮?穑作啬。)
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
不素餐兮!
(檀、干、涟、廛、貆、餐,寒部。)
坎坎伐辐兮,
寘之河之侧兮,(齐之作
河水清且直猗。诸。)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
不素食兮!
(辐、侧、直、穑、亿、特、食,之部。)
坎坎伐轮兮,
寘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
不素飧兮! (鲁齐飧作湌。)
(轮、漘、沦、囷、鹑、飧,文部。)
〔译文〕
伐檀之声叮当响,砍下树木堆放在河边。河水清清泛着波浪。不 种田不收割,为何把三百捆稻谷装 到车上去了? 白天黑夜不打猎,为 啥狗獾挂满院子?那班大人老爷 们,岂不白白吃闲饭?
伐檀之声响叮当,放在河边做 车辐。河水清清起微波。不种田不 收割,为何把三百捆稻谷装进车上 边? 白天黑夜不打猎,为啥兽肉挂 满院子?那班大人老爷们,岂不白白吃闲饭?
斫轮之声四处传播,做好车轮放在河边。河水清清泛着波光。不 种田不收割,为何把三百捆稻谷装 到车上去了? 白天黑夜不打猎,为 啥鹌鹑挂满庭院?那班大人老爷 们,不是白白吃闲饭?
〔评介〕
伐檀三章,章九句。关于这 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诗 序说: “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 无功而食禄,君子不得进仕尔。”说“刺贪”,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刺 剥削。说“在位贪鄙,无功而食禄,” 其实应该说居于统治地位的剥削 阶级不从事劳动生产,反而家里什 么东西都有,生活得也很幸福。至 于说“君子不得进仕”,这就更不对 了。郑玄笺注说:“彼君子者,斥伐 木之人。仕有功,乃受禄。”好像说 伐木之人无功而食禄,君子才不得 进仕。正是申说了诗序“君子不 得进士”的意思,显然是不对的。
鲁诗说: “伐檀者,魏 之女所作也。伤贤者隐避,素餐在 位,今贤者隐退,伐木小人在位食 禄,悬珍奇,积百谷,并包有土,泽不加百姓。” (御览五百七十八 引蔡邕琴操)把诗中讽刺的对象 认定是伐木的小人,刺他们的在位 食禄,还说是女人所作。这和诗 序的误解相似。可见对诗的内容、 旨意都没有确切的理解。从全诗的 内容来看这首诗明明是站在劳动 者 (伐檀者、稼者穑者、狩者猎 者) 的立场,用劳动者的口吻,非 常明显地责问讽刺那些不劳而获 的剥削阶级,是那些统治阶级不从 事一切劳动生产,却占有一切。显 然作者应该是男性的伐木奴隶,当 时的女子是不会去伐木、耕种和狩 猎的。“魏国之女”只是蔡邕假托的 一位贵族女子,是他借伐檀一 诗作为琴曲,歪曲诗意,寄托他的 贤者不得在位的感慨罢了。
宋人朱熹的诗集传说:“诗 人言有人于此,用力伐檀,将以为 车而行陆也。今乃置之河干,则河 水清涟而无所用,虽欲自食其力而不可得矣。然其志则自以为不耕则 不可以得禾,不猎则不可以得兽, 是以甘心穷饿而不悔也。诗人述其事而叹之,以为是真能不空食者。” 朱老夫子读懂了原诗,说得很有道 理。余冠英先生在诗经选里说: “这诗反映被剥削者对于剥削者的 不满。”今人大多数赞同余先生的 看法。
这是一首描写劳动者的伐木 生活和他们愤怒控诉统治者的不 劳而获、残酷掠夺的诗篇。开头两 句为第一层,具体描写伐木者艰辛 而繁重的劳动情景。中间五句为第 二层,写劳动者对剥削者的愤恨和 责问。“河水清且涟猗”是写景,是 文章的过渡,是借景起兴,即从写 自然景色很美,引出对剥削者的责 问。两个“胡”字问得非常有力。劳 动人民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劳动 果实,却落到了 “不稼不穑”、“不 狩不猎”的统治者手里,这究竟是 为什么?这个强有力的责问,把统 治者坐享其成、强取豪夺的凶残面 目完全揭露出来了。伐木者“劳而 不获”,统治者“获而不劳”,这就 深刻地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剥削与 被剥削的关系,触及了当时罪恶的社会制度。诗的最后两句是第三 层,是用反语进行辛辣的嘲讽。是 说那些身居高位而又自诩为道德 品质高尚的贵族老爷不过是白吃 饭的,意在揭露他们的坐享其成的剥削本质。这两句在诗章的最后出 现,真好象奇峰突起,彩云飞天,给 人留下寻觅不尽的余味。
二、三两章的内容与第一章基 本相同,每章只是更换了几个字。 这样换字不仅是为了换韵,而且使 全诗的内容更加充实。你看: 奴隶们的劳动,“伐檀”“伐辐”“伐轮”, 一件件,一桩桩地简直没完没了, 繁重的劳动简直叫人喘不过气来, 而奴隶主“不稼不穑”,囤里的粮食 却是“三百廛” “三百亿” “三百 囷”,数量何等巨大; “不狩不猎”, 院子里却挂满了“貆”“特”“鹑”等 野味,地上走的、空中飞的样样有, 品种何其繁多,严重的阶级剥削, 尖锐的阶级对立,三章连贯起来 看,内容更丰富、更具体,它的思 想性与战斗力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表现得尤为 突出。我们还看到本诗提出了过去 剥削者不敢提出的问题:被剥削者 养活剥削者。这是一个事实,这也 是一个真理。
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唱的结构 形式,后两章和第一章相比,只换了六个字,其余相应位置的字完全 相同。本诗虽是句式多变,但整齐 匀称,音律和谐,富有强烈的节奏 感。用这种反复咏唱的形式,来开 拓诗的意境,充实诗的内容,加强 诗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这诗总的说是用赋法。但是每 章的第三句是兴,因为这一句的写 景,从上下文的关系看,主要是为 了引起下文,亦即“先言他物以引 起所咏之辞也”(朱熹诗集传)。 也有人认为诗的前三句都是起兴 的句。理由是因为诗的前两句所写 的内容与后边的质问的内容并不是一回事。所以也可以说前三句是 “兴”。兴的种类很多,本诗属于交 代背景、渲染气氛和烘托形象的起 兴。每章都是以伐木的情景起兴。 艰苦的伐木场景触动了诗人的情 感,联想到自己的劳而无获,剥削 者却占有一切,于是便咏唱出对剥 削者的质问,抒发了对剥削制度的强烈不满。
-
孤臣南游堕黄菅,君亦何事来牧蛮。舣舟蜑户龙冈窟,置酒椰叶桄榔间。高谈已笑衰语陋,杰句尤觉清诗孱。博罗小县僧舍古,我不忍去君忘还。君应回望秦与楚,梦涉汉水愁秦关。我亦坐念高安客,神游黄?参洞山。何时旷荡
-
送别 作者: 宋荦 【原诗
-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作品赏析黄希曰:《尔雅》释:蟋蟀,一名蛬,今促织也。陆玑疏云:似蝗而小,正黑有光泽,一名蛬,一名蜻蛚,
-
作品: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简介本篇选自《李太白集》。抒写了作者与弟兄春夜宴饮于桃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上一句:白发三千丈。
翻译:我的白发垂下来有三千尺长。
意思:我白发如此长垂,寓意着我遭遇了无尽的哀愁。
下一句:缘愁似个长。
翻译:由于烦恼而感觉时间仿佛很长。
【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出处】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意思】白发三千丈,因为心 -
4月11日 谭政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 : 4月11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治委员谭政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作了《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报告》对我党我军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
-
《天地之宝,莫重于日月,莫大于水土.使日月不照临九州,而惟于云霄外虚耗其光;使水土不
《天地之宝,莫重于日月,莫大于水土。使日月不照临九州,而惟于云霄外虚耗其光;使水土不发生万物,而惟以旷闲其春秋,则何以成乾坤?人身
-
名言: 不谄上而慢下,不厌故而敬新。 注释: 谄(chan): 巴结奉承。慢: 怠慢。 句意: 不谄媚上级, 也不怠慢下属, 不厌恶故交而喜欢新交。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交际》
-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重门临巨壑,连拣起崇隈。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
包公湖畔,游人如织。 新近宣告落成并开放的包公祠内外,观者云集: 青年,老者,干部,外宾,农妇……,还有身披艳丽时装的摩登女郎等等。可能受到这座建筑物恢宏气势和沉郁色调的影响,这里较少在一般游乐场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