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复?
诗歌中重复某些句子,以加强语势,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反复。 反复可以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渲染某种情景与气氛,使 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 有序,而又回环起伏,余音绕梁。
反复分为连续反复、间隔反复。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连续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叫 连续反复。例如戴叔伦转应曲:“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 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本词中的 “边草”的反复,就造成了一种茫茫无边的荒凉草原的意境,从而为 那老兵提供了一片迷离的活动背景,以烘托其空虚彷徨的心理状 态。其“明月”的反复,既造成一种月光满地,使戍卒辗转难寐的意 境,又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韵致,强烈地烘托了那老兵的辗转反 侧的思乡情绪。又如骆宾王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 绿水,红掌拨清波。”本诗以“鹅鹅鹅”的连续反复,突出了描写对 象。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鹅儿戏水图,有形象,有声音,有色彩,有动 态,如在眼前,给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
(2)间隔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 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例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伤 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词中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这两句间隔反复,是曲中之眼。作者一 语道破,无论是帝王霸业的成与败,还是万间宫阙的兴和废,给百 姓带来的只能是无穷无尽的痛苦。这表现了作者透过表象看到实 质的大智慧,使作品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又如诗经·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笔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本诗“参差荇菜”“窈窕淑女”反复咏叹,突出 主人公求爱之路的漫长,同时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 主人公努力走近“伊人”,心中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
-
古文·赠盖邦式序 马存予友盖邦式,尝为予言:
-
刘因故乡是容城,到镇州正好沿着太行山东麓南行。诗人策马而行,太行山上茂盛苍翠的树木扑面而来,映人眼帘,像一道绿色长城从诗人侧面掠过,故日“迎马”。这句写滹沱河水冲刷着两岸沙滩,在夕阳的映带下发出哗哗的声响。镇州背靠太行山,面临滹沱河。诗的上句写山,下句写水,恰好抓住了镇州依山傍水这一地势形胜的特点,
-
【4661】品园(陈从周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6万字,2016年4月第1版,49元)△说园;园林清议;贫女巧梳头;谈中国园林;苏州园林初步分
-
余秋雨《废墟》原文 说实在的,本篇并不是余秋雨上乘的作品,本辞典所以要选它,可能因为它的独特。这样的主题,不但对于一般的读者的欣赏力,是一种挑战,而且对于一些评论家,也是一种挑战。事实上已经有一些不识
-
曹丕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 (1) ,伯仲之间耳 (2) ; 而固小之 (3) ,与弟超书曰 (4) : “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 (5) ,下笔不能自休 (6)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
-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
作者简介 遇罗锦(1946— ),北京市人。1961年考上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5年毕业。1966年文革开始,因日记和其兄遇罗克事受牵连,被拘留,后被判到河北茶淀站清河劳动教养三年。1969年结束劳
-
三十年前草堂主,而今虽在鬓如丝。登山寻水应无力,不似江州司马时。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君行过到炉峰下,为报东林长老知。
-
故国池塘倚御渠,江城三诏换鱼书。贾生辞赋恨流落,只向长沙住岁余。[文帝岁余思贾生。]烟深苔巷唱樵儿,花落寒轻倦客归。藤岸竹洲相掩映,满池春雨鸊鹈飞。乳肥春洞生鹅管,沼避回岩势犬牙。自笑卷怀头角缩,归盘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出处】唐杜甫《登高》。 【意思】身在万里之外,感伤这萧瑟 的秋天和常年客居他乡的生活,年老多 病,我独自一人登上高台。作客:羁留 于他乡。百年:古人认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