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唐诗之李群玉《汉阳太白楼》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李群玉汉阳太白楼
李群玉
江上层楼翠霭间,满帘春水满窗山。
青枫绿草将愁去,远入吴云暝不还。
汉阳,今湖北汉阳县。太白楼,在汉阳城北十里,元时被毁。这首诗借景抒情,既表现了太白楼的壮观远景,又表现了诗人凭眺时的情思。
前二句描写楼景,首句描写太白楼的位置。江,指长江与汉江。“江上”一词,点明了楼的地位。翠霭,青云。太白楼上摩青云,下瞰大江,本身就具有一种壮观天地间的雄伟气势。次句写太白楼门窗所见美景。太白楼门朝大江,开帘便见春水。此楼外面是青山,开窗便见青山。这句修辞巧妙,诗人不直述开帘见水,而是写满帘是水,满窗是山,这是一种加倍的写法。它借鉴了杜甫绝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写法,但又不落窠臼。
后两句写登临凭眺的情景。青枫绿草,写登楼所见汉江平原的景色。青、绿两个颜色词,与上文春水相照应,写出了春天的景色特点。“将愁去”,写诗人触景生情,引起愁思。草木本来无情,这里写它带愁,用的是移情手法。吴云,指长江下游的上空。暝,日暮。结句写景色不尽,愁思也不尽。愁绪本是抽象的,这里写它随着草木远入吴云,便将它具体化形象化了。这种将抽象感形象化的写法,实为南唐李煜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先躯。
宋代顾乐唐人万首绝句评批此诗: “善写杳冥之言,情思正自无尽。”杳冥,指极远之处,语出宋玉对楚王问: “翱翔乎杳冥之上。”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在于将极目的远景与无尽的情思融合成为意境。清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曾将词的意境分为“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前者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后者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首诗也表现了这两种意境。前二句写的是无我之境,以物观物,即以太白楼的门窗观楼外春水青山,实际上在这个境界里还是有“我”存在的,不过“我”的感情隐藏未露。末二句则是写的有我之境,诗人以我观物,把自己的愁绪移向了客观景物,使青枫、绿草、吴云都染上了忧愁的感情色彩。这也是一种缘情写景的手法。
-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卷四 “田华毕元帅” 条: 东乡间姓田名华者,乃正东二七神也。雷藏地中,寄胎于田间,千年石乳钟气而生。诞时白昼凭空霹雳,火光照天,风雨骤至,帅膝坐,大蛇围其外,群蜂哺英以哺,至长
-
美国意识流*小说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在创作描写南方社会现实生活题材的小说时为作品虚构的故事发生的地点。 “约克纳帕塔法”原本是福克
-
东道常为主,南亭别待宾。规模何日创?景致一时新。广砌罗红药,疏窗荫绿筠。锁开宾阁晓,梯上妓楼春。置醴宁三爵,加笾过八珍。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辉赫车舆闹,珍奇鸟兽驯。猕猴看枥马,鹦鹉唤家人。锦额帘高
-
《金灯花·野处送金灯花》咏金灯花诗鉴赏 洪适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100首古诗词及意思,内容包括100首古诗,唐诗三百首全集及解释,古诗词100首。江南 2、敕勒歌 3、咏鹅 汉乐府 北朝民歌 (唐)骆宾王 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 敕勒川,阴山下。 鹅,鹅,鹅,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
-
几十年前从马路街、西大街进入逼仄的肉市街,行百余步,豁然展现于眼前的是一个繁华的所在,这就是红透邢台的老市场。老市场东西30余丈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白居易的诗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翻译:当四月人间的美好花朵渐渐凋谢,山寺里的桃花开始盛开。
上一句:渐渐凋谢的四月芳菲。
下一句:盛开的山寺桃花。
【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处】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意思】人间四月,繁花落尽,而山 上古寺的桃花却刚刚盛开。芳菲:指芳 香美丽的花草。此联的意思是:四月里,山下 -
【原题】:十二月十七日宰执率百官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曰宁宗纪事四首
-
作者: 白居易 【原文】: 匡庐奇秀(1),甲天下山。
-
苇桃犹在户,椒柏已称觞。岁美风先应,朝回日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