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适《野处送金灯花》咏金灯花诗赏析
金灯花·野处送金灯花咏金灯花诗鉴赏
洪适
银灯未茁有金灯,翠叶森森比剑棱。
待得花光无断续,却须拈出问邻僧。
这首咏金灯花诗写金灯花的未开时情景。首句“银灯未茁有金灯”,意思是银灯花(即金灯花之白色者)尚未没茁壮而成时,还有金灯在。实际上是说有人送他金灯花,尚属幼苗之时未开花。而下句“翠叶森森比剑棱”是写金灯花的叶多,而且直立,好似刀剑的锋棱。这种花丛生数叶,光润发亮。所谓“翠叶森森”就是指其花开之前状态。而到花开时,其叶也就枯萎了。所以第一句中银灯未茁有金灯就说得很形象巧妙。眼下的金灯花花未开,即银灯尚无,但金灯还在,所以称金灯花为银灯、金灯,巧借其花名。第三句“待得花光无断续”意思是等到金灯花花开的时候,即花开,也就意味着灯之光无断续,也就是盛开时,灯之正亮时。这里仍然是借“灯”字行文。结末“却须拈出问邻僧”,我却要将其拈出以向邻近的山僧请教了。诗题为野处,即赋闲在野、不问世事之意,得一金灯花,时下虽没开,但长得茂盛可观。总有一天会开花,待开花时我却要拈花相问。谁人所送,未曾言明,问邻僧什么问题,也未言明。当然在短诗中不能交待也不必交待。或许这金灯花就是邻僧所送,或许所问就系有关金灯事宜。总之,这首小诗写金灯花未开花时茂盛情状很是生动形象。以剑棱比其叶给人以雄壮之感。待花光现而又有所问,更给人余味不尽的遐想,可谓深得含蓄有致之法。
-
朱彝尊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
-
御风烟眇多无伴,入鸟差池不乱羣。
-
明时远逐事何如,遇赦移官罪未除。北望讵令随塞雁,南迁才免葬江鱼。将经贵郡烦留客,先惠高文谢起予。暂欲系船韶石下,上宾虞舜整冠裾。
-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举头望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作品赏析【注释】:金谷园:晋石崇的豪华宅第,故址在今河南洛阳。石崇有爱姬,当石遭人陷害被捕时,跳楼自殒。【简析】:诗人见到晋代石崇的金
-
幽居捐世事,佳雨散园芳。入门霭已绿,水禽鸣春塘。重云始成夕,忽霁尚残阳。轻舟因风泛,郡阁望苍苍。私燕阻外好,临欢一停觞。兹游无时尽,旭日愿相将。
-
【原题】:与公序避暑石盎方昼欲寝闻林间鸟乐因得小诗云
-
齐景公 ① 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十一) 注释 ①齐景公:齐国国君。 【译文】 齐国国君景公向孔子询问治国的方法。孔子回答:“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
-
四月六日的 《申报》上有这样的一段记事: “南京市近日忽发现一种无稽谣传,谓总理墓行将工竣,石匠有摄收幼童灵魂,以合龙口之举。市民以讹传讹,自相惊扰,因而家家幼童,左肩各悬红布一方,上书歌诀四句,借避
-
名言: 言而必信, 期而必当, 天下之高行也。 注释: 必: 一定。期: 期约, 相约。高行: 高尚的德行。 句意: 说出话来就一定守信用, 与人相约必当其时,这是天下高尚的德行。 出处: 西汉·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