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之刘桢《赠从弟·其二》全译、翻译和译文
刘桢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2,瑟瑟谷中风3。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4,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5,松柏有本性。
【注释】
1.这组诗共三首,分别以萍藻、松、凤凰比喻他从弟的品性,有赞美和勉励两重意思,希望从弟在政治上能坚持理想,不同于流俗,其实也是自况。从弟:堂弟。
2.亭亭:端正立着的样子。
3.瑟瑟:强烈的风声。
4.惨凄:严酷。
5.罹(音li):遭遇。凝:严。
今译
你呀,青松!
傲然在山顶,
迎着山谷中
瑟瑟的寒风。
狂风呀,席卷着、怒吼着,
是何等地强劲!
青松呀,摇曳着、舞蹈着,
却又顽强地挺立端正。
严冬,大地铺下了
冰霜的酷冷,
松柏,却依然
挺立端正。你呀,青松!
你并非山石不知寒冷,
坚贞、正直是你的本性。
-
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通过描写狩猎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追求豪情和自由的心态。诗中注释和评析展示了苏轼对于诗意与生活的独特理解,同时也揭示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观察。这篇文章对《江城子 密州出猎》进行了简要概括,旨在让读者对这首诗有一个初步认识。
-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诗鉴赏 高适一生交游甚众,极重友谊。民间不但传颂着他与李白、杜甫
-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在三之义,师居其一,君之所不臣者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在三之义,师居其一,君之所不臣者二。当其为师则勿臣也,师之尊也如是。》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缪钺先生曾论唐宋诗之别道:“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论宋诗》)不仅风格如此,就审美取向
-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
王樨,字桂庵,大名世家子。适南游,泊舟江岸。邻舟有榜人女,绣履其中,风姿韵绝。王窥既久,女若不觉。王朗吟“洛阳女儿对门居”,故使女闻。女似解其为己者,略举首一斜瞬之,俯首绣如故。王神志益驰,以金一锭遥
-
【4144】人性密码(赵飞编著,辽海出版社,17 5万字,2017年12月第1版,68元)△共12章:[1]人性如斯:看透人性弱点,掌控命运;[2]打破枷
-
《石榴·咏榴》咏石榴诗鉴赏 杨万里蒨罗绉薄剪
-
苏轼 盍尝观于富人之稼乎? 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 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
-
东君 作者: 郑文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