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陆游《点绛唇》》原文、鉴赏和赏析
陆游点绛唇陆 游
陆 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①。作个闲人样。
青卞隐居图【元】王蒙
上海博物馆藏
注释 ①遮回:这回。
鉴赏 这首词当作于词人晚年,词中描写采药归来暮色中的景色。作者本志在于医国,“采药”寓意深远,既可以说是采药以医人,也能说明现在已经归隐,是一个山中采药人。从山上下来,在路边的茅店里歇歇脚,看着外面暮烟缭绕的峰峦,到处都能听到渔歌的欢唱,描绘了一幅仿佛世外桃源的图景。
下阕从山中转向江湖之上,“扁舟”与上阕的“渔唱”相连接,“醉”与“沽新酿”相呼应,十分自然。“采药”和“渔唱”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都是有特定寓意的典型意象,代表着隐士、放浪江湖之人,此词连用两个类似意象而衔接紧密,并不使人感到重复烦琐。而且词人在后面说到“不怕黏天浪”,这里隐含着深意,可以说是将风浪比拟为世事险恶或官场的凶险。陆游是个始终坚持自己理想的人,直到临终也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从这首词中也不难发现作者始终放不下祖国的心情。“遮回”与“作个闲人样”都透露出这种信息。
钱锺书说陆游的作品有闲适细腻的一面,能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滋味,贴切地描绘出当前景物的曲折情状。这虽然说的是陆游的诗,但对于他的词来说,这种评价也是恰当的。这首词中平凡的樵夫渔父生活后,暗含的是一颗不甘作闲人的心。描写景物有起伏,但连贯通顺。词短小精练,但空间跨度十分广大,在有限的字句中,直从山间到江湖,不出现人,但处处写人。词的上阙和下阙仿佛两幅优美的图画,线条勾勒简洁,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水墨图,靠意境取胜。
全词描写的都是山林江湖的闲情野趣,但对于心里挂念着国家安危的词人来说,还是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无奈之情。(张力)
链接 宋代士人习医蔚为风尚。范仲淹曾说:“不为良相,则愿为良医。”(元王义山刘宣使秉忠家谱序引)有宋一代士人习医蔚为风尚,如苏颂、苏轼、沈括、洪遵等文人都熟稔医理,并有医著行世,后世遂有“儒医”之称。
-
【注释】 ①澹:“淡”的异体字。 ②风流:这里指风韵。 【评解】 这是一首闺中怀人词。上片写年年清秋,愁与西风俱来。 “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写出了闺中人孤独寂寞的境况。 下片言“罗带鸳鸯,尘灰暗淡。
-
名言: 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 注释: 唣: 吵闹。 句意: 告诉那些燕雀们, 不要互相吵吵嚷嚷, 自鸣得意了, 你们没见到那雄膺正在高高的云霄翱翔吗?(喻人应有雄心壮志, 不要盲目自满。)
-
汤汤堂堂。汤汤堂堂。当顶的大路标赫赫宣布: 纽约三哩。 该有一面定音大铜鼓,直径十六里,透着威胁和恫吓,从渐渐加紧,加强的快板撞起。汤堂倘汤。F大调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主题。敲打乐的敲打敲打,大纽约的入城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摘要: 诗的意思是:这只有半亩大小的一块方形水塘,有如一面新镀过的镜子明亮照人,那天上的亮光和彩云的影子全被它照在里面了。如果问它为什么能够像这样清澈明亮,这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输入清流的缘故。 半亩
-
故衣铺斜照里,那些高仿丝绸艳丽,光滑,闪烁着丝绸一样的色彩和光泽年轻的女老板,脖上挂着一条皮尺置身于那些布匹像一个活物置于古旧的时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国防和军队建设卷
【360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国防和军队建设卷(马建堂总主编,刘志伟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0 5万字
-
古文观止·《国策》·范睢说秦王 范雎至,秦王
-
《贺新郎 西湖》·文及翁 文及翁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何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
-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
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原文|翻译|赏析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元好问 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