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摘要:诗的意思是:这只有半亩大小的一块方形水塘,有如一面新镀过的镜子明亮照人,那天上的亮光和彩云的影子全被它照在里面了。如果问它为什么能够像这样清澈明亮,这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输入清流的缘故。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出宋·朱熹观书有感。方塘:方形的水塘。这里比喻书。鉴:镜子。徘徊:来回走动。渠:它,指方塘。如许:如此,像这样。诗的意思是:这只有半亩大小的一块方形水塘,有如一面新镀过的镜子明亮照人,那天上的亮光和彩云的影子全被它照在里面了。如果问它为什么能够像这样清澈明亮,这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输入清流的缘故。作者是“以理语成诗”,用形象思维的比兴手法,写出了读书的乐趣和感受。后人常引用这首诗或后两句来说明治学之道。
例如
①任何池塘,都是有沉滓的,浮起来可作肥料,一而再、再而三地必将如朱熹所咏:“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活水,就是党中央看得清楚,群众也看得很清楚。(摘自东方既白赤子与千金)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有多种:生活之“水”,它是创作的源泉;古今名作之“水”,它是创作的借鉴。文学青年们,坚定地“入水”吧!(摘自佚名入水深浅 冷暖自知)
③我这次下去,使我懂得旧有的生活底子并不能代替新的生活体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隔断了生活的源头,活水就变成了死水,再也不能泛起那美丽的涟漪。(摘自瞿琮谈谈歌词选材问题——在歌词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④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摘自季羡林清塘荷韵)
⑤“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活水,而这活水现在已经日渐枯竭,如何在众多的“能耗大户”中降低能耗是一对矛盾,也是一门科学。(摘自金宣“能耗大户”降能耗)
-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①。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②。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③。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
-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 (1) 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 (2) 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3) ,辍耕之垄上 (4) ,怅恨久之 (5) ,曰: “苟富贵,无相忘 (6) !”佣者笑而应曰:
-
祁乐后来秀,挺身出河东。往年诣骊山,献赋温泉宫。天子不召见,挥鞭遂从戎。前月还长安,囊中金已空。有时忽乘兴,画出江上峰。床头苍梧云,帘下天台松。忽如高堂上,飒飒生清风。五月火云屯,气烧天地红。鸟且不敢
-
岳阳馆中望洞庭万古巴丘戍,平湖北望长。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简析诗人旅居岳阳驿
-
师道类名言赏析《讼吾过者吾师。》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课堂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语文必背古诗全部(详细),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小学10首古诗词大全。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 江南 2、敕勒歌 3、咏鹅 汉乐府 北朝民歌 (唐)骆宾王 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 敕勒川,阴山下。 鹅,鹅,
-
江上 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1],江花脱晚红[2]。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3]。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
-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素蛾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作品赏析【注释】①素蛾:嫦娥,代指月亮。②故故:故意,特意。【简析】这首词描写琵琶女小
-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出处】唐白居易《 琵琶行 》 【意思】这当中哪一个哭得最悲酸?江州司马的眼泪啊,湿透了青衫! 司马:官名。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唐代属文官八、九品,品服用
-
孔子欲讨齐孔子欲讨齐 【原文】 陈成子弑齐简公,孔子告于鲁哀公,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1]者。”之三子告,不可。《左传》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