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痛饮读离骚”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晋·郭澄之郭子:“王孝伯云:‘名士不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也。’”世说新语·任诞亦载。
释义用法晋王恭字孝伯,他说,只要能痛饮酒,熟读屈原的离骚,就可以称为名士。后用此典形容名士风度。
用典形式
【离骚痛饮】 金·蔡松年:“离骚痛饮,问人生佳处,能消何物。”
【痛饮读骚】 清·黄遵宪:“不然痛饮读骚经,望衡九面浮湘舲。”
【有口读离骚】 宋·陆游:“有口 但可读离骚,有手但可持蟹螯。”
【名士读楚辞】 宋·陆游:“痴人未害看周易,名士真须读楚辞。”
【饮酒咏离骚】 宋·陆游:“问看饮酒咏离骚,何似焚香对周易?”
【饮酒歌离骚】 清·王士禛:“蔡生白皙美无度,颇能饮酒歌离骚。”
【酒后读离骚】 宋·陆游:“试向食时观本草,何如酒后读离骚?”
-
兔儿爷我好静,故怕旅行。自然,到过的地方就不多了。到的地方少,看的东西自然也就少。就是对于兔儿爷这玩艺也没有看过多少种。稍为熟习的
-
思怀在云阙,泊素守中林。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
-
贞元十九年(803),韩愈任国子监四门学士,一位姓崔的朋友将要担任复州刺史,于是韩愈写下这篇赠序,用以勉励友人用心治理,造福百姓。
-
翠屏山对凤城开,碧落摇光霁后来。回识六龙巡幸处,飞烟闲绕望春台。
-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此词抒写舟中感怀。上片写舟中所见所感,着意景物描写。一缕斜阳,送却归帆。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惟觉轻魂如梦,不禁泪涴罗衣。下片写所感所思,着意写人。结句“惟有醉将醽醁,任他柔橹轻移”,生动地描写了人物心情。全词轻柔宛转,缠绵含蓄
-
1在中国,相传东晋时期一位大将军,因士兵血战沙场屡建战功,甚为感动,即令烘制民间喜爱的美味糕饼,送往前线犒劳将士,以表“点点心意”
-
才子声名白侍郎,风流虽老尚难当。诗情逸似陶彭泽,斋日多如周太常。矻矻将心求净法,时时偷眼看春光。知君技痒思欢宴,欲倩天魔破道常
-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① 。(《老子·二》) 【注释】 ①圣人:道家指得道的人,其意义与儒家的有所不同。 【译文】 得道的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处理世事
-
作者: 赵德福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