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句“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出处和解释
【名句】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语出韩非子·难一。烧光树林打猎,只能一时猎得很多野兽,以后就再不会猎得野兽了;用欺诈的办法对待人民,只能一时蒙蔽人民,以后就再也不会得逞了。说明领导者必须取信于民,这样才能得民心,用民力。田:通“畋”,打猎。偷取:暂时获取。遇:对待。复:再,又一次。
-
祢衡 南岳有精 (1) ,君诞其姿 (2) ; 清和有理 (3) ,君达其机 (4) 。故能下笔绣辞,扬手文飞。昔伊尹值汤 (5) ,吕望遇旦 (6) ,嗟矣君生,而独值汉。苍蝇争飞,凤凰已散。元龟可
-
【全诗】 《 宣城见杜鹃花 》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翻译】 曾经在蜀国见到过杜鹃鸟,在宣城又见到了杜鹃花。杜鹃叫一回,我的泪流一次,
-
邂逅残缺之美在北方的初春乍暖还寒时,邂逅残荷般的水草残根、蒲棒枯枝,让我很意外。我不知道有一些简单的风物,在别人的眼里算不算是风景
-
这首送春词,抒写了伤春惜春的情怀。上片言春之短暂。屈指迎春,弹指春去。画檐蛛网,也留春住。下片抒写伤春愁绪。几日春晴,几夜春雨,春将归去矣!伤春之句,题遍屏窗。全词曲折有致,思绪缠绵。工巧婉丽,饶有韵味。
-
散文是指篇幅短小,题材多样,形式自由,情文并茂且富有意境的文章体裁。其特点是通过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各种表现手法,创造出一种自由灵活、形散神凝、生动感人的艺术境界。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散文朗诵技巧,欢迎查看! 一、散文的朗诵基调 散文总是从作者主观视点来观察世界万物,从中有所感悟,于是有感而发,抒发自己的感想。读散文,听散文,似乎是跟着作者去看去想,最终和作者想到一块儿去。因为是一个看,想,感悟的过程,所以散文朗诵的基调是平缓的。没
-
作者: 〔日本〕壶井荣 【原文】: 路过花店,檐头底
-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出处】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意思】友人乘舟而去,望着眼前浩瀚广阔的江 面,诗人频频挥手,与友告别,泪水止不住扑簌簌地飘落下来,沾湿了 衣襟。客观的景物与主
-
【提示】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者。他刚毅果决,雄才大略,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又专横暴虐,施行了许多使人民不堪忍受的暴政。本篇详尽地记载了秦始皇一生的事迹
-
柳宗元 急病让夷,义之先; 图国忘死,贞之大。利合而动,乃市贾之相求;恩加而感,则报施之常道。睢阳所以不阶王命,横绝凶威,超千祀而挺生,奋百代而特立者也。 时惟南公,天与拳勇,神资机智,艺穷百中,豪出
-
《菊花·白菊》咏菊花诗鉴赏 张蠙秋天木叶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