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诗词之《木芙蓉》全诗原文鉴赏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韩愈的古体诗多佳作,律诗数量并不多。这首咏木芙蓉的五律虽不能称作韩愈律诗中的上品,但也写得清新活泼。
诗的前半在与水上芙蓉的比较中写木芙蓉的可爱。首联叙写木芙蓉的开花季节与颜色。木芙蓉是丛生的木本植物,八月始开花,有红色、白色、黄色等品种。鲜艳如荷花(荷花又名芙蓉、莲花),故又名木莲。因花耐寒,故又名拒霜(见本草纲目)。“新开寒露丛”一句艺术地概括了木芙蓉有别于芙蓉的自然属性。“水间”指代芙蓉。“远”既指程度,又指芙蓉开放的夏季与木芙蓉开放的秋季时间距离远。着眼于“比”字,形象地描绘了木芙蓉独秀于秋季的物质存在。
颔联承首联,仍与水上芙蓉进行比较:出句比花色,对句比花名。从句式上看,出句以反诘表肯定,对句为肯定句。而出句与对句互文见义:木芙蓉并不是嫉妒荷花才在颜色上与之争艳,在花名上与之攀齐,不过偶然与之相同罢了。“嘉名”,美名。“自”是各自的意思。木芙蓉与芙蓉各自有嘉名、各自有艳色,才直逼出个“偶”字来,偶然相同。仍在突出木芙蓉独立的物质存在,而手法上则是议论。
诗的后半通过采花和观花写木芙蓉的可爱。颈联写爱花之情不禁而采花。“官渡”是官家在江边设的渡口,“古祠”是古老的祠堂,点明木芙蓉生长的地点:在江水畔古祠侧。“搴”是摘取。到江中采芙蓉的季节已过去,故曰“晚”。树上的木芙蓉正盛开可供摘取,而除木芙蓉外既无芙蓉又无它花,故曰“空”。“空”是唯一存在的意思,与“晚”相对,有对比和衬托意义:一面是茎叶枯朽,荷老成莲的江上雕零景象,一面是枝条茂盛,丛花似火的岸上繁荣景象。对比之下突出了木芙蓉秀绝一时的特点。若将“空”字理解为空旷、空寂,便索然无味了。此联用词出自屈原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意思是:薜荔花生在树上,却到水中去采取;芙蓉花生在水中,却到树上摘取。用来比喻找错了处所便无所得。韩愈反用其意:此时到江上采芙蓉才是找错了地方,请到树上采木芙蓉吧。摘花是爱花的表现,此联既写出了诗人对木芙蓉的喜爱之情,又反用屈原意,而以芙蓉雕落不存衬托出木芙蓉的时令观赏价值,一笔两得,诗便活泼了几分。
将采摘的花带回,很快就要枯萎,要使赏花欲望不断得到满足,只能常来实地。但愿老天照应,不要刮风,不要让木芙蓉过早地随风飘落。“得”字表示客观允许,因而拉进了客观的主宰者即“令”的主动者——天,为表达主观爱花惜花的感情服务。如此处理,使尾联也带了几分活泼。
赞美木芙蓉的感情通过将木芙蓉与芙蓉相比较而表达出来,是本诗的突出特点,加上修辞技巧,使诗充满清新活泼的气氛,富于艺术感染力。木芙蓉的身价在读者心目中或许因此而有所提高吧?
-
喜雨 夜雨惊疑梦,闻窗似小敲。 焦心田老汉,侧耳听芭蕉。诗词类别:即事感怀来源:《八桂四百年诗词选》相关作品:山兰花莫
-
【原题】:封州大率园不蔬人采小蓼食之叶尖而细号尖头蓼亦谓之辣蓼误食往往杀人又春水肥时河豚鱼极贱二物郡人所酷嗜也作诗自戒河豚本草一名胀肚鱼
-
三杯嵬峨忘机客,百衲头陀任运僧。又有放慵巴郡守,不营一事共腾腾。
-
古人云此水, 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 终当不易心。 贪泉在广州市西北15公里的名胜石门,又名石门泉。古代相传人如果误饮“贪泉”就会贪婪成性,但实际上饮贪泉而不贪者大有人在。东晋元兴年间,朝廷欲革除
-
姥家门口唱落子 正月初六,姥家门口唱落子。三舅赶着大马车,带着俩表姐,大张旗鼓地来接母亲去看戏。虽然童谣里唱:“拉大张,扯大锯,
-
小舫一艘新造了,轻装梁柱庳安篷。深坊静岸游应遍,浅水低桥去尽通。黄柳影笼随棹月,白苹香起打头风。慢牵欲傍樱桃泊,借问谁家花最红?
-
【原题】:李大著赴豫章别驾同舍饯别用二工部天上秋期近人间影清之句分韵赋诗得天字
-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 【出处】唐李白《 哭宣城善酿纪叟 》。 【意思】 纪老在黄泉里,还会酿制老春美酒。只是阴间没有李白,你老卖酒给何人? 【全诗】 《哭宣城善酿纪
-
谷苗深处一农夫,面黑头斑手把锄。何意使人犹识我,就田来送相公书。
-
题都[1]城南庄崔护【原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2]桃花相映红。人面[3]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4]春风。【注释】[1]都:国都,指唐朝京城